浙江海盐积极推动妇联执委更好履职尽责

擦亮执委品牌,千名“盐姐姐”活跃在基层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钱天艳

  为更好地推动执委履职尽责,海盐县妇联创设并擦亮“盐姐姐”执委履职服务品牌,千名执委靠前履职、用心服务,活跃在基层一线,在宣讲引领、权益维护、暖心关爱等服务领域形成了一道道阳光、温暖的巾帼红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钱天艳

  “‘盐姐姐’,谢谢你们的围巾!”入冬后天气转寒,一条条由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妇联主席陆月平和执委们一起织的毛绒围巾,让辖区的困境儿童们感受到了温暖。“以前见到你们还不晓得怎么称呼,现在我知道,你们都叫‘盐姐姐’!”孩子们纷纷围着执委们笑着说。

  一声“盐姐姐”,饱含着无限的温情。2020年以来,海盐县完成村(社区)妇联会改联工作,选举产生了各级妇联执委1117名。为了更好地推动执委履职尽责,海盐县妇联创设了“盐姐姐”执委履职服务品牌。在近些年的运作下,“盐姐姐”品牌逐渐擦亮,千名执委靠前履职、用心服务,活跃在基层一线,在宣讲引领、权益维护、暖心关爱等服务领域形成了一道道阳光、温暖的巾帼红。

  “盐姐姐”大宣讲让“小故事”释放“大能量”

  “‘千年澉水 红韵百年’!大家好,我是澉浦镇妇联主席杨志芳,今天由我为大家分享巾帼红色故事《凤凰山下十姑娘》……”近日,在澉浦镇妇儿驿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巾帼宣讲活动正在开展。

  杨志芳是“盐姐姐”宣讲团的骨干之一,她结合澉浦镇凤凰山下十姑娘的科学种棉、创下全国棉花亩产纪录的巾帼奋斗故事向姐妹们进行宣讲。

  近年来,海盐县妇联打造“盐姐姐”宣讲品牌,由妇联执委牵头,带动全县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参与大宣讲工作。建立“千名执委同台宣讲”机制,根据执委特长,通过资深执委和新任执委、年长执委和年轻执委、县执委和镇村执委组合等模式,在“妇女微家”、党群服务中心、妇儿驿站、庭院微家等阵地,灵活开展各类学习宣讲,累计开展宣讲582场,辐射人数达2.7万多人次。

  线下线上双线并行。海盐县妇联专题推出“盐姐姐”讲巾帼红色故事线上宣讲专栏,由各镇(街道)妇联主席、执委等组成“盐姐姐”核心宣讲团队,挖掘全县建党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抗日女英烈冯玲”“双枪女将胡英”等巾帼英烈故事,结合现有旧景、实景开展宣讲,在抖音、视频号、海盐号等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展播。

  “盐姐姐”执委们用生动、接地气的讲述,将党的理论政策、红色故事等“传入民心”,让巾帼宣讲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家门口“盐姐姐”让纠纷化解“零距离”

  “今天这面锦旗无论如何你们一定要收下!”“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武原街道宜家社区的“燕子姐姐”执委工作室收到了一面来自辖区居民张阿婆亲手送来的锦旗,以此来感谢该社区妇联执委徐家燕的努力和帮助。

  原来张阿婆因赡养问题和两个儿子闹了矛盾,便来到社区向其求助,徐家燕多次通过面谈、电话等方式和阿婆的两个儿子沟通协调,最终两个儿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决定共同赡养老母亲,事情得以圆满落幕。

  为更好地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海盐县妇联指导在村(社)妇联执委中专门设置特色维权执委,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建立“村(社)妇联执委+社工+巾帼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将调解室建到妇女姐妹家门口,全县组建了“晓萍特色执委工作室”“燕子姐姐工作室”“零纷工作室”“杜阿嫂工作室”等各具特色的维权执委工作室50余家,通过妇联执委的引领作用,再结合社工的专业优势以及链接社会志愿者资源,在“家门口”将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海盐县妇联获评浙江省平安家庭建设优秀单位。

  “盐姐姐”暖心团将关怀送到“心坎上”

  “幸亏你们来了,要不然这孩子真要出问题了……”澉浦镇澉川社区的小杨因爸爸过世妈妈改嫁,产生了厌学情绪。海盐县妇联执委、悦家社工事务所的负责人沈玉英领办了澉浦镇“美丽妈妈帮帮团”项目,致力于困境儿童的帮扶工作,小杨就是项目中帮扶的孩子之一,在多次的走访沟通、心理疏导下,小杨终于重新回到了学校。

  2020年以来,海盐县妇联推出执委“暖心项目”领办机制,每位执委结合各自岗位实际情况领办履职项目,“‘1+1+N’党员妈妈关爱困境儿童”“美丽妈妈帮帮团”“点一盏心灯,照亮特殊家庭”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成了照亮困难妇女和困境儿童内心的一束温暖之光。

  “‘盐’代表海盐,‘姐姐’则传递出一种温暖、亲切、智慧的形象。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好好打磨‘盐姐姐’这一执委履职服务品牌,赋予更多‘她’的温度,丰富‘她’的内涵,让‘她’的形象更立体生动,成为广大女性同胞的‘自家人’!”海盐县妇联主席钟亚萍表示。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擦亮执委品牌,千名“盐姐姐”活跃在基层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钱天艳2024-12-03 2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