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市妇联通过“123”工作法,即1个品牌、2个试点、3类活动,创新打造“江城婚育慧”特色工作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传教育活动万余场,服务家庭23万余户,服务青年约85万人次,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环境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
开展“婚育文化进高校”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在浪漫的北大湖举办集体婚礼,鼓励新人们成为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者、践行者、宣传者……为了将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吹进百万家庭,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妇联通过“123”工作法,即1个品牌、2个试点、3类活动,创新打造“江城婚育慧”特色工作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传教育活动万余场,服务家庭23万余户,服务青年约85万人次,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环境。
一个项目,全城热恋进行时
“婚育问题不仅是家庭大事,也是国家大事。为大力弘扬新型婚育文化,让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创新打造了‘江城婚育慧’特色工作品牌;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让青年人才心系江城、扎根江城,我们不断拓展‘江城婚育慧’品牌的外延,举办‘城市恋爱计划@吉林’青年交友活动。”吉林市妇联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唱响新型婚育文化的“好声音”,吉林从关注青年人的婚恋观做起。
据悉,“城市恋爱计划@吉林”青年交友活动是“江城婚育慧”的一个品牌项目。活动精心设置了破冰游戏、心有灵犀等互动环节,打破参与者的初始距离,为广大青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情感的广阔平台。目前,吉林市已举办大型交友活动15场,服务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102个,帮助1300余名青年搭建交友平台,给单身男女一个了解彼此、走近彼此的机会,让积极、主流、健康、正确的婚恋观在年轻人心中落地生根。
两个试点,移风易俗正当时
推进移风易俗试点工作是“江城婚育慧”工作品牌的重点内容。
吉林市妇联积极推进乡风文明试点和婚育文化试点工作,在永吉县探索实行“1314”婚俗改革工作法,通过推进满族婚俗文化与婚俗改革相结合,打造婚服阵地,建立社会名人、金婚夫妇等特色颁证制度,提供家庭辅导服务等内容,培育特色婚姻家庭文化。在北华大学吉林家书博物馆,打造浓缩的婚育文化场馆,馆内现有纸质版家书500余封,电子版家书2000余封,家书相关书籍500余册,为适龄青年强化婚恋服务指导。在永吉县婚姻登记处高标准建设颁证场所,打造婚俗文化长廊,开设《新婚辅导》专栏,发放婚育指导手册,为新婚家庭种下“和美家庭”的种子。在吉林市丰满区红心海悦家风家训坊,打造婚育文化流动教育阵地,展示历史名人革命先辈的优秀家风,宣扬优良的婚育文化,为婚育家庭常态开展文明新风教育。
三类活动,弘扬新风正逢时
“婚育文化进万家,特色婚礼靓万家,榜样引领带万家,这是‘江城婚育慧’的三类特色活动。”吉林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妇联已在全市9所高校开展当代大学生婚育观调查,参与学生3万余名;开展“婚育文化七进”特色活动1000余场次,发放宣传手册3.5万份……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婚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集体婚礼也是吉林市妇联工作的一大亮点。据悉,吉林市妇联举办的“移风易俗·为爱减负”大型集体婚礼,倡导拒绝婚嫁彩礼、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直播活动观看量达20余万人次;举办“雪山飞狐·情定北大湖”2024吉林市特色冰雪集体婚礼,40对新人在冰天雪地中许下婚姻的誓约,直播吸引193.7万人在线观看。
此外,吉林市妇联还通过“晒、议、讲、展、秀”等方式,培树宣传赵文卓、张玉香等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类最美家庭,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在榜样身上感悟力量,在全市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