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树林
近期,多部国产电视剧遭遇AI魔改,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如林黛玉变成林教头,还玩起“倒拔垂杨柳”;甄嬛手持冲锋枪,收拾情敌;甚至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玩起了“客串”。12月8日下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对其提出了具体管理要求。
对于AI魔改,认为不过是博人一笑,无伤大雅者有之,而称其毁经典、毁童年,是对经典缺乏敬畏者更有之……究竟孰对孰错?《管理提示(AI魔改)》中申明: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AI魔改影视作品的态度是鲜明的。
《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影视作品,不仅是一代人的心中记忆和精神图腾,更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意义、主流价值,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对其进行荒诞离奇的恶搞及不着边际的魔改,不仅背离了经典影视的精神内涵,还是对经典的亵渎颠覆。一旦这些AI魔改泛滥成灾,更会让社会公众对经典的认知出现理解性偏差,不同代际之间的精神纽带也有可能就此断裂。因此,对AI魔改绝对不能只是“一笑而过”,而是要在理念上廓清认识,厘清对影视作品二次创作的边界,如此才是对经典影视的尊重呵护,保障网络视听环境的健康有序。
确保科技进步不以牺牲社会共识和个人尊严为代价,需要社会全链条协同发力。怎样让技术向好向善,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毫无疑问,AI技术能够让画面呈现更逼真的质感,是对影视作品创作利好的事情。但对于AI技术的应用必须做到“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尤其是利用AI技术对影视作品进行二次创作,需要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只有如此,AI技术才能赋能影视作品创作,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敬畏经典,尊重原创,是文化创作的准则。AI魔改经典影视作品从法律层面上说,存在侵犯著作权等风险,极有可能要与著作权方对簿公堂。希望AI魔改的企业或个人跳出“娱乐至死”的窠臼,承担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打造出更多让公众喜闻乐见、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视听作品,丰富公众的文化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