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红色的衣服喜庆,能衬您的肤色……”初冬,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凤凰社区天都花苑内,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家·印记”影像馆负责人刘玺正精心地为黄红玲老人装扮着,并用镜头记录下老人的美好瞬间。
这是江苏省妇联于第三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时,在南通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敬老关爱行活动,巾帼志愿者分赴6个县市区,为共和国同龄妇女免费拍摄制作主题合影。
此次活动是江苏巾帼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10·30”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妇联坚持立足社区、落脚家庭,服务“一老一小”,以“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动员广大巾帼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持续深化巾帼志愿阳光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加强顶层设计,精准服务可感可及
2022年,江苏将“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纳入省妇女儿童公益社工项目方向;要求至2023年年底,各县(市、区)妇联均建立不少于1个省级阳光站,所辖每个乡镇(街道)普遍建立巾帼志愿阳光行动服务队,截至目前,省妇联与省文明办共同打造省级阳光站100家,1万多支巾帼志愿阳光行动服务队活跃在基层。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妇联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面向儿童,开展“托起朝阳”护童服务,围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安全防护等方面,鼓励受助儿童积极参加各类巾帼志愿服务,从小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理念。面向老人,开展“巾帼挽霞”助老服务,围绕科技助老、文化助老、健康助老、生活助老等内容,多维度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面向家庭,开展“学习强国”进家庭、“微宣讲”走基层、“幸福舞起来”“巾帼暖新”等活动,把新思想入户入脑作为基础志愿服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仅送服务,更要实现精准化关爱。江苏省妇联按照“按需帮扶、错位救助、综合施策、精准有效”的原则,为困难妇女儿童家庭提供助餐、助洁、助康等个性化、精准化的关爱服务,截至目前共为全省2567户家庭提供1万余次服务。积极开展“爱心妈妈”关爱行动,省妇联将其作为省市县妇联“一把手”工程,纳入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围绕让留守困境儿童思想有引领、生活有帮助、学习有帮扶、安全有保障的总体目标,建立“1+N”结对机制,聚焦困难需求,实施一人一策,就近就便链接“爱心妈妈”,组织代表执委、学校教师等,组团结对1名儿童,提供生活照料、课业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持续不断地把小而暖、实而准的关爱,送到最困难、最需要的2000多名留守困境儿童身边。
融入中心工作,项目实施常态长效
根据全国妇联《关于推动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江苏省妇联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将巾帼志愿关爱行动纳入省文明委年度工作要点,纳入省“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纳入省政府妇女儿童和家庭公益社工服务重点项目清单,推动解决长期困扰基层妇联“缺人”“缺钱”“缺资源”“缺阵地”难题。
江苏省妇联主席朱劲松介绍,省妇联连续两年将“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纳入省妇女儿童公益社工项目方向,省级阳光站点中,11个站点由获得省级妇儿社工项目立项的组织负责运行。同时,还积极指导各级阳光站上线“在你身边”云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安排,扩大活动知晓率和覆盖面。
与此同时,江苏各地妇联积极推动关爱服务“一老一小”进入各级各类公益社工项目清单。淮安市推动项目进入当地民政部门公益社工项目清单;泰州市发布实施五大类123个巾帼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宿迁市自筹经费20万元,建立34个市级阳光站,65支阳光行动服务队,实施64个阳光行动服务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还建立了巾帼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的长效机制,推进项目化运行,建设各级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库,定期发布《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指导目录》,实现“群众点单、精准派单、反馈评单”。省妇联指导常州、淮安、泰州3地开发苏南苏中苏北不同模式巾帼志愿工作实操手册。常州、盐城、宿迁等市妇联制订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实施意见;连云港市建立了“小马扎专家+志愿团队+实事项目”为一体的工作机制;江阴市妇联构建“1个阳光总站+30个阳光分站+300场阳光志愿活动+品牌矩阵”的3.0版本服务体系。
争取资源共享,服务阵地就近就便
在南通海门“启慧园”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内,“复兴红”“红色先锋心育”等6支巾帼志愿服务队,联合驻区单位幼儿园、小学、银行等,定期围绕“一老一小”的需求,以守护未成年人、关爱留守妇女、老年妇女为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巾帼志愿服务,高质量实施“情暖桑榆 启慧未来”“一老一小”家庭服务等让妇女儿童时刻能找到巾帼志愿组织,听到巾帼志愿服务的声音,感受巾帼志愿服务的温暖。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妇联发挥“联”字优势,通过共建、联建等方式,创造性地推动阳光站阵地向基层延伸,与资源链接,激发志愿潜能,共有服务“一老一幼”的巾帼志愿项目929项,1万支巾帼志愿阳光行动服务队活跃在各站点,近20万人获得了面对面、键对键、心贴心的巾帼志愿服务。
注重赋能增效,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巾帼志愿服务团队如何培育、服务风险如何管理、项目争取与资金募集如何开展……”参加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头雁赋能计划”云培训的参训学员们纷纷为妇联组织这样的专业培训点赞,“这样的课程来得太及时了。”
据悉,这是省妇联组织的全省2100余名巾帼志愿服务工作骨干参与的线上培训。省市县三级妇联共同培育了一批由高校专家、社会组织负责人、优秀志愿者组成的讲师团,通过现场教学、参与式培训等形式层层开展培训,提升了巾帼志愿者服务素质,增强了巾帼志愿者服务本领,确保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服务好的巾帼志愿者队伍。
除此之外,省妇联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收集志愿服务需求,发布志愿服务信息,采用统一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志愿者参加巾帼志愿服务的信息,规范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开展以志愿服务时间和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健全巾帼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和诚信激励嘉许制度,不断增强巾帼志愿者的成就感荣誉感,为鼓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增添了活力与动力,形成志愿服务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