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青春养老人”更好守护“夕阳红”

  □ 王恒

  日前,2024年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受到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对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33名毕业生,30余家养老机构拿出了120余个岗位。而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64名毕业生则接到了400多个就业邀请。业内人士认为,岗多人少的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一毕业立即遭到用人单位“疯抢”,岗位需求远远大于实际供给,今年首批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成了用人市场的“香饽饽”。这也反映出养老服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养老专业供不应求的局面也给找工作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由此产生的相关就业机会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可能。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目前,我国约有4.2万家养老机构,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极大。而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79万,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涌入就业市场,每个岗位都面临着众多求职者的激烈竞争。

  一方面是就业求职的白热化竞争,大量人才“过剩”;另一方面是众多养老机构的虚位以待,却面临人才难觅的窘境。人力资源的错配和供需的不平衡,不仅给求职者带来巨大阻力,也掣肘相关行业的发展。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2019年,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此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4年后的今天,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100%的就业率表明,养老专业大有可为,这群“青春养老人”一定能为守护“夕阳红”带来朝气。

  然而,也要看到,养老专业依然小众,而且很多家长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养老专业的潜力,并会对其冠以“伺候人”“不体面”的标签进行误读,这也成为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要打破这一刻板印象,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养老产业中来,学历的认可、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等缺一不可。此外,年轻人只有立足实际,勇于“脱下长衫”、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养老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推动这一“朝阳”产业更好守护“夕阳红”。

中国妇女报视点评论 4推动“青春养老人”更好守护“夕阳红” 2024-12-12 2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