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洒向吉县东关社区“爱心妈妈驿站”的画桌上。一个小女孩皱着眉头,似乎在构思画面,“爱心妈妈”轻轻蹲下,温柔地询问她的想法,然后轻声给予建议。小女孩听着“爱心妈妈”的指导,眼中渐渐闪烁起光芒,开始大胆地在画纸上创作,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梦想家园:湛蓝的天空、翠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和“爱心妈妈”手牵手一起玩耍的画面……
今年以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妇联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建设“爱心妈妈驿站”,持续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在7个乡镇3个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向职能部门和爱心企业拓展,将亲子阅读、科普益智、非遗体验等活动资源送到留守、困境儿童身边,将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赋能培训送到“爱心妈妈”手中,为“爱心妈妈”带领结对困境儿童开展集体关爱提供了阵地支持。
“吉爱童行 温暖守护”“爱心妈妈”志愿服务以“1+7+N”的服务模式在全域开展,建起了以县直“爱心妈妈”志愿服务1个总队、7个乡镇“爱心妈妈”小分队,N个“统一和分散”相结合的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常态性活动群体,广泛凝聚社会力量,用心用情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开展以来,在省、市妇联的指导下,吉县妇联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充分发挥“牵头引领、协调推动、培训赋能、反馈激励”的作用,整合部门职能、激活妇联体系、聚合社会资源、提升品牌影响,构建了“全链全时全生态”的结对关爱长效动态机制。
在县图书馆“爱心妈妈驿站”,“爱心妈妈”陪伴孩子们沉浸于书海,耐心解答孩子们对书籍内容的疑惑,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县法院“爱心妈妈驿站”为“爱心妈妈”和孩子们送去法治安全教育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县妇幼保健院“爱心妈妈驿站”采取心理健康亲子共学方式,帮助“爱心妈妈”、监护人和孩子们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小习惯”;祖师庙社区“爱心妈妈驿站”组织“爱心妈妈”们相互交流经验、探讨问题,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爱心妈妈驿站’是爱心妈妈和结对儿童共同的‘家’。”吉县妇联主席李爱琴表示,将及时跟进“爱心妈妈”关爱动态,密切关注留守、困境儿童和“爱心妈妈”实际需求,用好、管好“爱心妈妈驿站”。根据儿童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组织“爱心妈妈”心贴心开展帮扶,让孩子们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困难有帮助,切实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同时,积极推进“爱心妈妈驿站”规范化建设,科学订定运行管理办法,定期维护各种设施设备,经常性收集帮扶反馈信息,为精细化帮扶提供参考,为“爱心妈妈”和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