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她是一名“80后”,也是社区居民最信任的贴心人。
仅仅7年时间,她把一个“零基础”的新社区打理得红红火火,并接连荣获多项省级荣誉。
她就是山西省怀仁市云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同仁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志花。
从零开始 为居民建起一个“家”
2017年8月14日,作为朔州煤电小峪煤矿、王坪煤矿、新峪煤矿职工家属集中安置的棚户区,同仁家园社区成立。吴志花成为这个怀仁市人口规模最大社区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一枚公章一个人,一间空房俩板凳。”回想起刚上任时的情景,吴志花并没有丝毫抱怨。“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1平方公里,1.15万余户,3万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矿区职工。在社区成立前,大多数住户已在此居住近四年。由于服务滞后,居民办事必须多次往返老矿区,十分不便,加之并不完善的社区管理,邻里矛盾、安全隐患层出不穷,这也成了大家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
资金不足、设施短缺,人员匮乏……吴志花选择了从“建阵地”入手破题。
为了争取驻地单位的支持,吴志花四处奔波,反复沟通,多方协调。最终,朔煤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同意把职工活动中心的一栋三层楼房交给社区无偿使用。
“你不知道那天我有多开心!”首战告捷,吴志花信心倍增。
几个月后,社区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厅、戏曲大舞台、日间照料中心陆续投入使用。“经过几年的陆续完善,社区现在已经建起了小礼堂、红色影院、科普站、家庭教育基地,公益服务设施达到了2700平方米。”吴志花说。
知行合一 对居民做到心中有数
阵地有了,团队建设成了重中之重。
为了壮大社区干部队伍,吴志花骑着自行车从早到晚在社区里到处转。在她的说服和动员下,36名矿嫂成为社区首批网格员。
“队伍虽然组织起来了,但说实话大家对于怎么开展社区工作几乎没有概念。”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吴志花牵头办起了“社区干部素质提升班”。
吴志花的办公桌上摆着各种理论书籍,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我是社区工作的新兵,年龄小,资历浅,为了让大家都学起来,我必须带头学。”吴志花说。
从理论知识到社区管理,从矛盾调解到法律知识,只要是社区日常管理中需要的,吴志花都会带头学习,和团队讨论。
在队伍素质提升的同时,吴志花还带着网格员们分组进入社区,开展入户走访工作。“花了半年时间,过了整整三轮,一楼一册、一格一图、一户一档的居民家庭档案就建起来了。”
包含近20类信息的电子档案的建立,让吴志花和姐妹们对社区居民信息做到了心中有数。随后陆续组建的22个网格微信群,使社区管理的触角伸到了社区的每个角落。
心系社区 为居民办好每件小事
2023年5月,同仁家园社区拆分为三个社区。吴志花继续担任同仁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调整后,社区辖6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5万人。
“社区管辖范围变小了,就意味着服务要更细致,更深入。”吴志花说。
居民有困难,吴志花和同事就主动上门,帮忙协调解决;邻里有矛盾,她主动介入调解,反复做工作。在吴志花眼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和柴米油盐,是最真实的烟火气。”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题党日活动,吴志花带着社区矿嫂们一起包饺子,慰问煤矿一线工人;九九重阳节,“关爱老党员,共叙金婚情”活动在弘扬家庭美德、培育良好家风的同时,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书香家庭”“亲子手工”引领教育新风尚;“楼道茶话会”拉近邻里情感距离……
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吴志花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建联盟、五进一延”(与驻区的8家企业、学校联合成立社区“大党委”,党建工作进企业、进小区、进楼宇、进家庭、进学校,延伸服务)工作思路,队伍联建,活动联搞,资源共享。按照小区实际,成立了9个小区党支部,划分16个网格党小组,把社区党建融入居民生产生活,逐步形成了“社会化构建、网络化布局、特色化推动、区域化覆盖”的社区“大党建”格局,构建社区党建与企业党建、与居民生活互联互通、互促共进的社区治理模式。
7年来,同仁路社区先后获得“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山西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平安山西建设先进社区”。吴志花先后被评为朔州市“全市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山西“最美社区干部”、“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
“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什么暖人心就干什么,居民需要什么就干什么。”谈到多年来社区工作的经验,吴志花说,就是竭尽全力为居民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把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送到居民身边,真正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