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假夜校”浇灭公众求知热情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来,全国多地的夜校火热“出圈”,凭借超低的价格、丰富的课程,成为不少年轻人利用“夜”余时间为自己“充电”的不二选择。但与此同时,低价引流、虚假宣传、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等乱象也层出不穷,亟待整治与规范。
夜校的兴起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与自我提升的需求,成为职场、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间”。部分不良机构利用夜校热潮进行虚假宣传,甚至转卖学员信息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学员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要想根治“假夜校”之乱,监管部门须加强资质审核与日常巡查,行业协会应制定行业规范,消费者也需提高警惕。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夜校真正成为学习殿堂,照亮更多人的梦想之路。
飞机“选座费”别成了“糊涂账”
据媒体报道,乘客购买机票后,倾向于选择经济舱前排、紧急出口处座位以及部分过道或靠窗的座位。但实践中,这些“好座位”有时却被一些航空公司大量“锁座”无法免费选择,需要付费或用里程积分兑换。有消费者吐槽道:“买票选座,到底放出来多少票、付费标准、选座规则、线上线下办理值机是否存在差异,种种跟乘客选座权益相关的规则不清晰不透明。”
虽然航空公司有权自主决定选座及服务收费,以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但不能以侵占、牺牲其他乘客的权益为代价。航空公司应公开选座费标准,确保乘客在购票时就能明确了解到相关费用信息。此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航空公司不应忽视其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社会责任,应平衡好各方权益,实现消费者与航司的共赢。合理收费与优质服务并行,才能赢得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
守护“校园餐”安全刻不容缓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鼓励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监督,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校园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将各地的举报邮箱、电话予以公告。据了解,除了山东省,贵州德江县、甘肃夏河县、海南昌江县等地也发布了对“校园餐”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公告,鼓励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进行监督。
“校园餐”举报奖励机制不仅体现了相关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视,更彰显了社会共治的智慧。通过鼓励师生、家长及公众共同参与监督,可以更有效地发现和解决“校园餐”存在的安全问题,保障学生健康。期待更多地区能加入这一行列,在群策群力中让校园成为食品安全的高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龚怡臻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