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伴着“滋啦滋啦”的声响,混着扑鼻的香气,有着3600多年历史的清湖古镇渐渐苏醒。
“刚煮好的鱼丸汤,又鲜又嫩。”“遂昌长粽,免费品尝。”……一个个民间小吃摊位前,摊主身着统一的由蓝印花布制成的帽子、袖套和围裙,为“妈妈的味道”卖力吆喝着。
12月16日至18日,浙江省“妈妈的味道”现场交流活动在衢州市江山市清湖古镇举办,全省80家“妈妈的味道”“妈妈的手作”参展商参加活动。
饼艺大赛火热“开战” 深挖民间特色小吃
来到清湖古镇的鼎新裕埂小广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饼艺交流大赛。只见参赛者有的用力揉面,有的灵活擀饼,有的娴熟包馅,现场一片火热。
全省11个地市20支参赛队伍拿出看家本领,在专家评委、大众评委以及自我推介下,角逐全省十大特色名饼。
“我们在评选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亮点,比如,磐安居然还有一种大蒜饼,这种做法我们原来都不是很了解。”衢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名厨专委会主任张庆丰欣喜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这个活动有助于我们挖掘出更多遗落在民间的美食。”
当专业人士为意外之喜开心时,不少村民为能在家门口大饱口福而高兴。“好香啊,一到这里我就走不动道了。”在江山市里居住的郑阿姨专门一大早赶来,只为品尝儿时的味道。
香气、人气、烟火气,在这一刻,因“妈妈的味道”交织在了一起。
扩大朋友圈 为“妈妈的味道”赋能
17日下午,清湖古镇“妈妈的味道”共富市集揭牌。这条共富市集一条街沿街打造29家“妈妈的味道”主题店铺,展销全省11个地市80多种美食和美物。清湖古镇清溪边,衢州市6个县(市、区)“妈妈的味道”“妈妈的手作”30个摊位沿江展销。
在东海阿金嫂的店铺前,阿金嫂金雪君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客人。她告诉记者,她和女儿经营“阿金嫂”品牌已经4年,她们的第一个产品海鲜酱就是因为金雪君在女儿的简餐店帮忙而意外走红的。“我们的产品源于‘妈妈的味道’,现在又能参加‘妈妈的味道’活动,心里很是触动。”
近些年,浙江省妇联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擦亮“妈妈的味道”共富市集公益品牌。在“妈妈的味道”产业化赋能服务平台+五大赋能服务+基层服务网络矩阵的赋能服务改革下,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7000余场次,推介产品2万余款,仅2024年销售额就达7100万元。目前,已培育“妈妈的味道”集合店152家、美丽庭院小坊618个、美食及手工艺品品目3024款,带动万名农村低收入妇女年均增收万元以上。
现场,衢州市妇联和衢州市大花园集团进行“妈妈的味道”进衢州古城历史风貌街区战略合作签约;江山市清湖街道和浙江浙闽要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妈妈的味道”合作运营签约……后续各方将以“妈妈的味道”为媒,形成共富市集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同步增收的联动效应。
活动当天,由热心公益的政协委员组成的政协助农“帮帮团”也加入了“妈妈的味道”朋友圈,他们将发挥人才荟萃、界别联系广泛、民主监督的优势,助力“妈妈的味道”宣传推介,挖掘非遗传承美食故事,帮助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