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水精准破解调解“预防难、发现难、联动难、调处难”等问题

“五色”分级预警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 冯海砚

  九旬老人无人赡养,一纸诉状将七个子女起诉至法院,要求照顾其生活起居及因治病产生的各种费用;面对冷暴力、丈夫赌博及家暴,女子鼓起勇气走进法院要求与丈夫离婚,经过调解,丈夫同意离婚,但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却不让步……

  婚姻家庭中的矛盾纠纷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作为“平安文水”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精准破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难、发现难、联动难、调处难”等问题,实现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减量化、摸底排查多元化、风险防控精准化、联动调处高效化”。

  近三年时间,文水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479件,其中调解成功1171件,调解成功率为79%,文水县人民法院家庭纠纷类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70.34%。文水县委副书记武冬祯表示,“预防、排查、调解”是该县做实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核心。

  预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延伸服务”

  阻止矛盾纠纷延伸、蔓延,靠的是预防。而预防往往具有被动性,需要一整套体系和服务做保障。

  文水县成立了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公安、法院、司法、信访、民政、妇联等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全面深化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层层传导压力、上下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建成了“一站式”县级矛盾调解中心,统筹整合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会志愿群体等资源力量,实现了“前端”受理、“中端”分流、“后端”调处的科学布局。县乡村三级“纵向到底”,县直责任部门“横向到边”,这一综合治理方式既“抓前端”,也“治末病”,全力推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科学预防、妥善化解。

  目前,文水县形成了以县“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为龙头,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骨干,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的三级调解网络,县婚调委专业调解力量充实其中,实现了全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全覆盖。

  “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预防得从源头抓起。”文水县妇联主席朱琰卿表示,县妇联通过线上常态化推送一些法律法规知识,线下组织民法典、婚姻法公益讲座和开展法律工作者和妇女工作者座谈交流,潜移默化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文水县人民法院成立“法院妈妈”团队,将因婚姻家事案件导致陷入困境的儿童列入全县“爱心妈妈”结对对象,主动预防婚姻家庭矛盾引发“后遗症”。文水县委政法委、县法院与县妇联联合签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备忘录,协同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指导、纠纷判后回访等工作,推动“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防线”有效衔接。

  排查:“网格队伍+联动机制+渠道畅通”

  从预防到排查,是“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机械过程。

  文水县把全县2143名妇联执委纳入矛盾纠纷排查网格,并建立“1名妇联执委+1名网格员+1名村社干部+N名巾帼志愿者”的家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队伍。充分调动各单位妇联工作者等力量,延伸信息收集触角,将法院立案、公安接警、民政窗口以及学校家访中发现的涉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信息及时上报,并由县妇联牵头做好信息研判和派单跟踪工作。用好村(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网格员,变“群众来访”为“网格员探访”,并按照“五色”分级预警处置要求进行分级评估。

  其中,对评估为“绿色”的家庭矛盾纠纷,村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组织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妇联主任、调解员调处化解,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网格,化解在网格,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对评估为“蓝色”的家庭矛盾纠纷,乡镇综治中心会协调专职调解员、司法助理员、派出所民警、基层法庭法官专项研判解决,实现“大事不出乡镇”;对评估为“黄色”以上的家庭矛盾纠纷,县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时响应,组织家事纠纷调处团队及时介入处置,确保“复杂矛盾不上交”。

  文水县妇联还积极组织妇联干部以及巾帼网格员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高风险家庭专项排查工作,对单亲、家暴、婚姻关系变化等家庭情况进行重点排查,力争做到矛盾纠纷情况明、底数清。在排查工作中,她们详细了解家庭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形成风险联查、问题联治、工作联动的工作合力。

  调解:“专业队伍+专职调解+多元调解”

  通过调解能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在于机制,在于方式方法,更在于人。

  文水县建设了科学完善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不仅包括对专职调解员的选拔任用,也囊括诉前、诉中调解和诉后回访中的一些详细规定,更涵盖在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中形成的一系列联动会商机制中。目前,文水县158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每个村(社区)聘用1~2人专职调解员,并邀请德高望重的乡贤人士参与村(社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组建了以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为主体的婚姻家事矛盾纠纷调处专业团队,对起诉到法院的婚姻家事类纠纷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后均进行诉前委派调解。同时不断完善调解机制,建立心理辅导室,对矛盾对立较重、情绪比较激动或涉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案件等,由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帮助。

  文水县人民法院将调解贯穿于家庭婚姻案件诉前、立案、庭前、开庭及送达等各个阶段。2023年,该院组建婚姻家事审判团队,打造了一条“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法治断后、力促和谐”的家事审判新路,并创新引入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家事审判员、心理疏导员,协同开展家事审判工作,通过“五色”分级预警让家事矛盾纠纷类型识别精确、响应及时,实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精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多元化的预防处置。文水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雅婷表示,这一机制能够实现源头管控家事纠纷,实现家事案件审判与诉源治理的深度融合,有效预防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升级。

  当前,文水县正积极探索建立“家事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家事调查+法官指导”新模式,全面准确梳理家事矛盾纠纷,使其从初始阶段就能被识别到位、施策到位,处置到位。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五色”分级预警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2024-12-23 2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