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有所养”触手可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舒帆

    养老服务驿站开展老年人防跌倒主题课程活动。

    ▲ 养老服务驿站为老人举办做香囊活动。

    ▲ 老人展示做好的香囊。

    ▲ 三里河二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老人举办煮饺子活动。

    ▲ 三里河二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老人举办手工制包活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舒帆

  一餐热饭、一段平路、一次体检……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平凡事、微小事,对于老人来说,却是关乎生活质量的重要事。许多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行动不便,为买菜做饭发愁、为居家安全发愁、为生活社交发愁,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晚年福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养老服务,应该是什么样子?从居家养老的温馨,到社区养老的便捷,再到养老机构的专业,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和怀柔区进行探访,探寻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养老答卷。

  热饭里的幸福

  “午餐在保温箱里,您拿好,慢点走……”一位80岁的老人正来到养老驿站领取自己今天的午餐,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养老驿站站长宋妹亲切地和老人打着招呼。“有你们在我们就特别安心。”老人回应道。

  民以食为天,每天一到饭点,老人们就会纷纷来驿站拿走自己预定好的午餐,一些“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热气腾腾、营养可口的饭菜。

  “我们的老年餐会做到荤素搭配,适合老年人的口味,一共有4种套餐可以选择,除套餐以外还增加了特色清真小吃和多样主食种类,保证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经济收入的长辈的个性化用餐需求。”宋妹告诉记者,如果有些老人无法自己取餐,或者遇到雨雪天路滑的情况,驿站的工作人员们还会上门送餐。

  “给精品餐点赞,今天的红烧豆腐、菠菜粉丝、香酥鸡柳、红烧排骨都是软硬适中,主食的烧卖也好吃,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吃。”

  “感谢你们不畏天气严寒为社区老人送菜送水果送饭到家,为我们送来温暖。”

  ……

  打开宋妹的微信,老人们的称赞与表扬比比皆是。

  不仅是三里河二区,在西城区,这样的助餐服务还有许多。位于长安商场地下一层的月坛街道华方居家养老餐集配中心作为西城区“父母食堂”助餐点,不仅满足月坛街道服务对象需求,还为区内15个街道263个社区的驿站餐点提供订餐、配餐、送餐等服务。

  据了解,集配中心实行1+X的运营模式,即集中量化制作少油、少盐、软烂的适老餐品,为周边养老服务驿站、老年餐吧、养老照料中心及居家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同时,还以开放式自助餐形式进行零售,每餐菜品及水果有15~18种,深受老人们喜爱。

  “您来点什么?米饭还是馒头?”正值中午,怀柔区杨宋镇安乐庄村幸福晚年驿站十分忙碌。驿站里的打餐区档口,整齐地摆放着冒着热气的饭菜,工作人员正在给排队的老人们打饭,而打餐区后的两名厨师也忙个不停,备菜、炒菜,手里的活儿就没停下。

  这是安乐庄村幸福晚年驿站为附近老年群体提供的营养配餐服务。驿站内设有厨房和食堂,能为老年人提供早、中、晚三餐堂食服务。“早餐:油饼、油条、肉饼、鸡蛋……周六:红烧排骨、鸡蛋炒瓜片、木耳炒洋葱、炝炒圆白菜……”菜品的种类十分丰富。中餐的四菜一汤,有荤有素,每位老人只需要交10元。

  “又有肉又有菜,吃得可好了,量又大,这一份都够两个人吃了。”一位正在就餐的老人说道。安乐庄村幸福晚年驿站站长陈忠波介绍,驿站针对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推出了低油、低盐的营养餐。

  “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在老年人助餐这一刚性需求上,给予了助餐补贴。按照农村地区老年人每餐实际支出费用的90%给予补贴,也就是说中午一顿饭,老人自掏腰包10元,政府再补9元。”陈忠波说。

  驿站内的就餐区摆放了十几张桌子,满足老年人现场就餐的需求。“每天中午在驿站用餐的老年人就有80余人。”陈忠波说。同时,驿站还特别设置了“行动不便 老人专坐”,座位配有坐垫和靠背,让老人在用餐时更加舒适、安心。

  家门口的温暖

  在怀柔区杨宋镇安乐庄村幸福晚年驿站内,饭堂摇身一变,便成了大家的文化娱乐专区。“八段锦”“墨宝活动”“健身活动”“理疗活动”……文化娱乐专区的一面墙上张贴着丰富多彩的“10月活动一览表”。

  驿站内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老年人用品超市和辅助器具租赁区里,纸尿裤、轮椅、拐杖等养老用品应有尽有。“所有用品都是平价或低于市场价卖给老人,辅具器具租赁除了轮椅收取少许费用外,其他诸如拐杖等基本上都是免费的。”陈忠波说。

  在日间照料区,两张床位能满足老人们白天休息的需要。这里的床位配有呼叫器,与前台相连接,一旦按下呼叫铃,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查看老年人的情况。在康复理疗区,血压测量仪、血氧测量仪,烤灯治疗仪等设备一应俱全。

  陈忠波介绍,幸福晚年驿站依托社区(村)这一基本生活单元,着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多元化,积极打造“三个不离”养老生活圈,让老人们养老“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在家门口就能过上舒心的老年生活。

  老人独自在家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西城区为老人们的家里都免费安装了一台特别的“一键呼”电话,上面安装了拨通居委会、养老驿站、子女、120等快捷按键。养老服务驿站呼叫中心如果接到电话,了解老人需求后会进行派单处理,一站式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今年2月6日,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养老驿站工作人员接到一位老人的电话,老人说自己在家喘不上气,需要一个氧气瓶。驿站工作人员立即响应,为老人检查身体简单判断病情后,迅速拨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

  在万分危急之时,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宽慰老人,一边将老人情况、跟医生对话录音同步告知家属。“我们当时正在外地,没有办法及时赶回来,多亏了养老驿站帮忙!”家属十分感激。

  急诊医生检查后表示老人心率过快,确定是心肌梗死,若不是送医及时随时有猝死可能。在老人返回家中后,养老驿站和社区也约定好每天由值班人员电话沟通及每天上门查看情况,确保老人居家安全。

  “我们拥有持证上岗的照护管理师,每月会上门两次,主要负责为老人测量身体各项指标,如血压、血氧等,同时制定护理计划,还会配备智能化设备,例如智能床垫等来监测睡眠质量,所有信息都会在系统上展示,如果出现异常或者设备报警,可以第一时间应急处理。”宋妹说。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今年9月,驿站接到老人的一通电话,老人说:“社区东门出入口道路不平,开着电动轮椅每次都上不来,差点翻车摔了。”工作人员马上与社区居委会和物业迅速沟通进行处理,对地面进行了打磨修复,让地面恢复平整。

  老人连连夸赞,“效率太高啦,实实在在为老年人解决了问题!”“我们家老太太上次摔了,一打电话姑娘们马上就上门,帮忙叫了120,要我一个人还真是不行。”一位家属也感激地说。

  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三里河二区养老驿站还为老人们开展了多项活动,今年5月,月坛养老驿站为老人们举办了一场手工DIY托特包的活动,在创作过程中,老人们纷纷展现出了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他们或用剪刀细心勾勒出美丽的图案,或用细致的手法粘贴花瓣贴纸,不一会儿,原本空白的亚麻托特包便变得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养老驿站给我们老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但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还可以提供修脚、按摩、理发等服务,下楼就可以享受到这些,真的非常方便。”一位阿姨说。老人们还自发组织各种社团,一起作诗、绘画,参加驿站组织的草原三日游、摘桃一日游等活动,过得丰富而充实。

  “除了这类趣味性的活动,我们还为老人们开展了多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反诈知识宣传活动、防跌倒课程等,包括如何使用手机、宣传典型案例、详细讲解养老诈骗的类型、特点以及常见套路、防范技巧等内容,提高老人们的反诈意识。”宋妹说。

  专业化的医养结合

  “来这五个月,我从90多斤涨到108斤了,胖了10多斤。”91岁的李桂荣声音洪亮,眉飞色舞地向记者说着自己来到敬老院后的变化。李桂荣是北京怀柔杨宋镇敬老院里年龄最大的奶奶,却身形矫健、步伐轻快。

  杨宋镇敬老院是北京市第一家乡镇一级的“三星级”敬老院,也是一家公办民营镇级养老院。它以提供面向区域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为主攻方向,重点保障高龄、失能、失智、独居、特困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共入住94名老人,入住率达到62.6%。其中,64%以上为失能老人。

  86岁的杨昌棣来敬老院已经两年了,她是敬老院重点保障的兜底老人,是辖区内南年丰村的村民。在来到敬老院前,杨昌棣一直独居。

  杨昌棣的身体不太好,在到敬老院之前,她曾在家里突然晕倒,直接摔在地上,被送到医院在头上缝了三针。

  敬老院院长胡常杰说,杨昌棣当时晕倒主要是由于心衰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而现在在敬老院,她能够定期接受身体检查,一旦身体出现问题,便会及时接受治疗。“每天就是吃、喝、玩、乐,可高兴了。”杨昌棣高兴地告诉记者,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今天换上这件红色的新毛衣了。”“您女儿今天中午接您出去吃饭,您稍等。”“马上吃饭了,您先去那边溜达溜达。”在走廊里,胡常杰每遇到一位老人都能自然而然地和他们聊上两句。“院里94个老人的情况,我没有一个不清楚的。”胡常杰自豪地说道。

  目前,敬老院共有29名专职工作人员,4名兼职工作人员。他们每个人都和院长一样了解老人的情况。《老年人生活方式指导》《老年急救技术》《营养与老年膳食》等书籍摆满书架,这些都是他们工作的“必修课”,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像一个“多面手”,通过多种形式来学习与老年人相关的知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敬老院里硬件设备支持也少不了。每个老人的床旁柜上都摆放着一个平板大小的智慧照顾终端。这块屏幕上清单式地罗列着每位老人需要服务的事项。“测量血压”“抽取血样”“理发”等都被记录在上面。每当护理人员完成一项任务,他们就会点击屏幕,任务会变成“已完成”状态。这既实现了服务内容的可视化,也使整个服务过程有了标准、有了监督。

  “老人病故、退院、就医、用药等流程,都有标准化的表格,每一步都需要按标准执行。”胡常杰介绍。敬老院二楼角落的分药房,虽然地方不大,但起着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协助监督每位老人日常用药的作用。而当老人们有身体危险状况发生时,“50米”之隔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发挥了大作用。

  据胡常杰介绍,当老人转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里会派驻护理人员带老人一同入住“医护区”,无缝对接,最大限度方便老人就医;当老人进入医疗依赖“医护”阶段的时候,便直接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晚期治疗。“分阶段医养服务联合体”的服务模式成为敬老院的一大特色,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老人的及时转运、及时干预、及时治疗,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合作模式。

  老人们聚在一起吹蜡烛、切蛋糕;医院里的医生来给老人们做义诊;周围学校的中小学生来给老人们讲故事;基金会等来慰问……照片墙上呈现着敬老院各式各样的活动,也体现周边各方对于老年群体的关心与关怀。手工钩织的太阳花摆满了敬老院门口的柜子,太阳花上还织出笑脸的模样,这些一簇簇的太阳花,正像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一样灿烂。

  无壁垒的精细服务

  除了在敬老院养老的老年人,以及能到驿站享受服务的老年群体外,安乐庄村晚年幸福驿站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配餐上门。目前驿站负责的配餐上门的群体有20余人。此外,驿站还负责安乐庄村46个兜底老人的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理发、代买等服务。

  “机构床位保有量是有限的。敬老院也会提供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家庭照顾床位。”胡常杰说道。从2023年11月开始,敬老院开展“温馨家床”——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目前敬老院为辖区内81位重度失能老人提供信息管理、助餐、助洁、助医、助浴、心理慰藉、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专业、便捷、普惠的居家辐射服务。敬老院还为每一位服务的老人制作床头卡,建立健康档案,实现“一人、一卡、一档”的管理。

  幸福晚年驿站与敬老院的功能互补,不仅拓宽了养老服务的范围,更提升了服务的精准度与温度。杨宋镇积极落实北京市政府倡导的“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构建覆盖全镇域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胡常杰说,“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老人都纳入养老服务的这张网里,争取实现老年人不遗漏。”

  据了解,怀柔区坚持多方互联,汇集各类优秀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涵盖助餐、助洁、助浴、养老政策咨询、养老机构查询、服务回访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并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实现远程视频监管全覆盖,推动了养老服务监管精准高效。

  同时,怀柔区还建立独居老年人巡视探访服务制度,将全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全部纳入巡视探访范围。推进怀柔医院区级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指导中心建设,组建医养结合远程专家团队及社区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专家工作室。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为老年人上门提供体检、巡诊、社区护理等医疗服务。

  西城区对高龄独居、高龄空巢等6类重点关爱对象提供免费探访关爱服务,形成了政务服务、医疗服务、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维权服务等6方面34项优先优惠和便利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和心理健康服务、免费参观区属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在就医、出行、诉讼等方面提供照顾等优待措施,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

  据北京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按照以养老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事业、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培育一类主体(以养老为主营业务、实力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场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在现有机构养老基础上,重点探索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全面覆盖(各类需求及全体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从根本上系统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

  近年来,北京市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养老需求,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和撬动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土地设施支持,积极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原则,强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改革。

  据了解,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快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围绕加强规划布局、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强化要素保障、搭建支撑平台、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构建产学研销用全链条养老产业发展新格局。

  本版图片由三里河二区养老服务驿站供图

中国妇女报视点深度 4让“老有所养”触手可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舒帆2024-12-28 2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