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妇联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移风易俗“家”先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雅

  “周恩来与邓颖超伉俪情深、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始终奉行着‘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八互’原则……”近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邓颖超祖居纪念馆讲解员、河南省最美家庭、红三代乐杨玲为群众宣讲邓颖超和周恩来的坚贞爱情和红色家风。

  据介绍,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妇联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巩固提升56个省市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精选各级最美家庭代表、文明家庭、小小红色宣讲员、红色革命后代家庭等,充实红色家风传承弘扬宣讲队伍深入城乡社区,立体化、细节化讲述红色家风故事1800余场,受教育群众20余万人,在培育文明家风的同时,将这一“无形力量”转化为深化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

  “骑着单车,与我的爱人一起奔赴美好的未来,这场低碳环保又拉风的自行车婚礼,是我们俩珍藏的浪漫记忆。”新娘锁银银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近日,由5对情侣寓意十全十美的接亲队伍亮相信阳市固始县街头,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信阳市妇联充分挖掘“联”字优势,引领广大妇女充分发挥好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两个独特作用”,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同时,信阳市各级妇联将移风易俗纳入“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推荐标准,积极培育群众身边可学可信的优秀家庭典型4200多户,并联动团委、民政等部门,举办相亲联谊、集体婚礼、婚前辅导、倡议签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380场次,让文明婚俗走进千家万户,让“婚事简办、喜事新办”等文明风尚在城市乡村蔚然成风。

  “自从有了妇女议事会,村里风气变化可大了,红白喜事都简办,也不攀比了,大家负担轻了,乡亲们关系更好了!”家住潢川县晏庄村的王庆珍奶奶对妇女议事会赞不绝口。

  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妇联主席黄景回忆道:“以前乡村干部上门做工作,许多村民思想一时难以转变,时常有不配合的情况。现在,伴随着村规民约、积分制的推行,‘攒积分’带来的成就感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遵守移风易俗规定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乐意做的事情。”

  据了解,信阳各级妇联依托“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阵地,探索建立2980个妇女议事会,组织妇女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丽庭院”、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开展议事活动,引导和带动妇女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从“被动听”到“主动讲”再到“自愿做”。同时发挥“四组一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作用,通过孝善敬老“饺子宴+”文明实践活动,移风易俗积分奖励等形式,让良俗善行“有分值”、让村规民约“有价值”、让乡风文明“可增值”,推动乡风文明由倡导约束向自治自觉转变,为基层治理蓄积动能。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移风易俗“家”先行 2024-12-30 2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