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七日,天地坝镇东山社区综合维权服务站开展“中华好家风”宣传活动。 金阳县妇联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天地坝镇东山社区,镇妇联在社区综合维权服务站(以下简称维权站)开展了一场妇女儿童维权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不大的房间里坐得满满当当。巾帼志愿者围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从为什么要用法律来保护妇女权益到如何维护妇女权益,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讲。
“普法宣传听听很有用。”社区的一名居民得知当天有维权宣讲活动,准时来到活动场地。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自己的邻居就是从维权站的普法宣传了解到相关知识,通过寻求维权站的帮助,“解决了娃娃到年龄没上学的难事”。
金阳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全国妇联支持四川省在凉山州开展“树新风 促振兴”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以来,一系列示范性普法宣传活动以及对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等人员的培训相继展开,“结合地方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妇女综合维权的核心在基层、关键在及时。三年来,金阳县扎实推进乡镇维权站建设,切实把妇女综合维权坚强阵地建在最需要的地方。”
据介绍,天地坝镇东山社区综合维权服务站于2023年建立,站长由乡镇分管妇联工作的党委领导担任,副站长由乡镇妇联主席担任,成员由村妇联主席、副主席、妇联执委等担任。维权站建立后,定期举办妇女儿童综合权益保护知识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履行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和指导、为妇女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关注和分析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信息等职能。
“居民口中说的‘解决了娃娃到年龄没上学的难事’,便是维权站服务居民的一个真实案例。”维权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社区居住的一对夫妻离婚后,孩子一直由父亲抚养,孩子达到法定入学年龄却一直未能接受义务教育。孩子母亲与孩子父亲多次沟通未果,便到维权站寻求帮助。收到诉求后,维权站站长、乡党委副书记刘盈翠马上召集工作人员入户了解情况,但孩子父亲态度恶劣,表示“孩子入不入学是我的家务事”。
维权站因地制宜制定了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方案,组织工作人员、孩子父亲家中长辈面对面与孩子父亲释法说理,向其讲解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规定,告知其国家和地方有关贫困学生资助、义务教育惠民政策和适龄未成年人入学等相关规定,并定期对其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授课,力图解决其轻视教育、监护缺位、家庭教育理念不足等问题。同时,在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维权站对接了教育部门帮助办理孩子的入学事宜。在各方努力下,今年9月10日,孩子顺利入学。
“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妇女综合维权的关键还在于妇女法律意识的提升,同时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促进。”金阳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说,在“三年行动”的支持和示范下,金阳县妇联找准定位,坚持把“打造维权坚强阵地、建设妇儿温暖之家”作为增强妇联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务实之举。
据介绍,金阳县已在所辖的9个乡镇中的8个乡镇建立了维权站,并在妇女综合维权工作中,强化思想引领,常态化开展普法进家庭、关爱进家庭;强化资源整合,与公安机关联合建立家庭暴力投诉中心;与法院紧密协作开展维护妇女维权活动,县妇联干部被选任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对妇女侵权案件的审理。并组建了由检察官、法官、巾帼志愿者等30多人组成的妇女综合维权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余次,覆盖2000余人次。
据悉,“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妇联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在凉山举办“巾帼普法乡村行”国家级示范活动,依托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等专业力量,开展百余场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组织专家向凉山州各级妇联干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等1400人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专题授课,发放维权手册、司法工作手册等近1万本,提升基层干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能力。这些示范、赋能和支持,有效带动凉山三年来新建综合维权服务阵地239个,举办普法维权服务、妇女健康卫生等培训班568期、宣传活动546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