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推动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入驻法院调解平台

“妇联+法院”跑出诉前调解“加速度”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滨海新区妇联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区级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入驻区法院调解平台,参与诉前调解,构建“妇联+法院”家事解纷服务新模式,助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法院的第三调解室,每周一到周五都会有1~2名轮值的婚姻家庭调解员志愿者准时到岗,开展公益调解工作。他们就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工作群中报到打卡。法官收到信息后,会即刻安排涉未成年人家庭的来诉夫妻开展婚姻家庭纠纷诉前调解。

  “夫妻两人生活在一起,有些摩擦在所难免,但由于没有掌握恰当的沟通方式,正面表达感受和需要,而是习惯反问和否定,表面看并没有大吼大闹,可对方会产生被挖苦指责的感受,容易被激怒,甚至引发争吵……”心理咨询师朱老师在调解过程中耐心地为当事人刘女士解析家庭矛盾的诱发原因。

  “感谢法官和妇联的调解员,你们的指导建议很中肯,我们认识到了换位思考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决定再给彼此一个机会,重新相处,好好说话,好好过日子,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完整有爱的家!”很多夫妻在接受调解后,开始反思,用新视角重新审视婚姻和情感。

  据介绍,滨海新区妇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区级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入驻区法院调解平台,参与诉前调解,构建“妇联+法院”家事解纷服务新模式,助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设。

  滨海新区妇联依据新时期婚姻家庭纠纷特点,持续加强婚调员队伍建设,完善后的区级婚调委由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家教指导师、社会心理指导师、天津市一级人民调解员等专家力量组成。在滨海新区妇联的组织下,婚调委接受区法院委派,对离婚纠纷、子女抚养权、未成年人探视权、抚养费、财产分割等婚姻家庭纠纷,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联合调解,实现诉调对接中“调”的环节前置,为起诉离婚的家庭创造一个再次挽救婚姻的机会。

  调解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婚调员敏锐捕捉来诉夫妻心灵深处的情绪底色,采用“心理疏导+亲情回顾+法条阐释”等相应的调解方法,将情、理、法有机融合,帮助当事人跳出自身固化的思维模式,换位思考,主动配合调解员进行婚姻挽救。即便婚姻挽救不成功,也会对未来关系的相处、亲子抚养和探视等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提高协议自动履行率。据统计,滨海新区婚调委入驻区法院的两个月时间里,开展诉前调解案件6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60%以上。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妇联+法院”跑出诉前调解“加速度”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2024-12-31 2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