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新叙事

——探寻河北宽城孤山子村的振兴之道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妇联主席吴力华这些天很忙,手里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落实县委要求,组织“万名妇女孤山行 巾帼引领倡文明”活动。

  “看着地图,把今年开展活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全部梳理、排列出来。”吴力华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前段时间试着组织了千名妇女到孤山子村去学习,效果很不错,大家到村里看美丽庭院示范街,看村民抖空竹、唱戏,听妇女姐妹讲故事。一名参与活动的村妇联主席说:“真的可以在观摩中寻找差距,在学习中相互提高,回去后我们也要学习孤山子村,把妇女们发动、组织起来。”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动员万名妇女到一个小山村去学习?日前,记者走进孤山子村,一探究竟。

  生态兴村

  孤山子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中。

  沿着盘旋的山路向村里走,两旁是一片片围山转的梯田。“这里村民世代种植板栗、山楂,每家多多少少都有几亩地。”吴力华说。

  “果树种植是孤山子人的传统产业,但真正让孤山子人走向富裕的是矿业。孤山子的青壮年几乎都在矿业集团工作。”吴力华介绍。

  走进村庄,孤山子村妇联党支部书记李海燕接过了介绍的“接力棒”,介绍着小山村发生的新变化。

  孤山子村区域总面积11.53平方公里,共19个村民小组1022户3202人,其中女性人口1118人,是宽城满族自治县人口第一大村。

  2018年,新一届村“两委”履新后,邀请了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几十位高水平专家学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孤山子村五年发展规划》。这是有史以来孤山子村的第一本科学规划,也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孤山子村坚守这个发展理念,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矿区大规模复垦植绿,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你如果登上村子最高的山峰,会看到山下就是热闹繁忙的采矿区。”记者循着李海燕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湛蓝的天空下,一行行树木点缀在山坡,印象中采矿区灰蒙蒙的污染不复存在。“矿业集团开一片山、覆一片绿,采场、边坡平台、尾矿库、排土场复垦治理成果园,有苹果、山楂等果树,种上后,三年就能进入盛果期。”

  走着走着,记者就来到了孤山子村独有的梅花培植中心。孤山子村运用科技打造了两片精品梅园。“600亩,12个品种9万余株梅花,4月开放时,粉白粉白的,一片绚烂。”李海燕说。

  五年来,孤山子村脱胎换骨、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文本不断更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统一新民居、改善配套公共服务,宜居宜业宜游、幸福互助和美,孤山子村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呈现。

  走进大南沟,干净整洁的街巷,描绘着山水风景的墙壁,让村庄多了几分乡愁与美丽。随意走入一户人家,果蔬花卉装点着小院,崭新的保温墙、空气源热泵让屋里屋外洁净暖和。

  女主人刘桂娟说起村庄的变化,喜不自胜,“现在的孤山子村和以前有着天壤之别,柴火堆都清理了,路也拓宽了,到了晚上彩虹桥灯光璀璨。”

  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懂在心里。“在村里,只要是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村民都积极响应。2023年,我们16组统一标准建设美丽庭院,我刚建起来的阳光房也得拆,当时,我二话没说,第一个带头拆了。虽然心疼,但是村子的整体发展更重要。”妇女代表刘艳春说。

  文化立村

  “现在我们进入后五年规划,以文化立村,重点打造教育培训产业和文旅产业,全面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孤山子村党委书记张连永说。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

  在孤山子村,“家文化”就是文化立村的核心内容。

  2024年3月6日,在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的帮助下,孤山子村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来到村里,开启“家文化”滋养熏陶的首场宣讲。全体村民深受教育,争做孝老爱亲模范。两天后,村里评选出一批好儿媳、好母亲、好妻子等优秀妇女典型,并开展入组宣讲,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

  一年来,村子重点围绕“家文化”开展了家庭美德建设。结合每个小家的实际,“量身定制”家风家训,并请来承德鼎盛书苑书法家,认真地书写、装裱。“家风家训不仅是挂在墙上、摆在家里,还要求每个家庭成员生活中践行,书写最美家庭故事。”李海燕说。

  2023年4月,孤山子村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运动——抖空竹,很快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最热衷的活动。至今,村子已举办5次大型空竹比赛、空竹展演,600余名村民和学生踊跃参与,强身健体、乐观向上的氛围让孤山子村更具活力。

  2023年,在县妇联的帮助下,旋律优美的村歌《幸福万年长》“出炉”。同年9月,一场千人参与的村歌快闪录制活动沸腾了孤山子村。老人、孩童齐上阵,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在孤山子人的歌声、笑声里流淌。今年,孤山子村又成立文化艺术中心,聘请专业老师,常态化开展女子唢呐、戏曲、舞蹈等各种学习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艺术素养。

  妇女治村

  村庄治理,靠谁?在孤山子村,除了村“两委”、党建办、议事协商会、乡贤会,村妇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村妇联主席刘燕说,2018年,新一届村“两委”重新审视、科学研判,对孤山子村的发展定位进行了调整布局,把广大妇女作为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面加强妇联组织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孤山子村成立了“妇联党支部”,设支部书记1人。县里将县妇联城乡发展部部长李海燕派驻到村担任妇联党支部书记。2021年,村妇联换届,孤山子选举出主席1人、副主席1人、执委9人、妇女代表62人,并在全村划分了24个妇女小组,推选了24名妇女小组长。

  13组组长鲁艳华回忆最初见到李海燕时的情形,“李书记刚来我们村时,就挨家挨户和妇女们聊天、开会、搞培训、建妇女小组。”

  “她还带着我们征集民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梳理、及时上报,村里的问题几乎都解决了。”鲁艳华说,这让姐妹们觉得妇女小组、妇联在村里说话管用,姐妹们也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有积极性。

  五年来,村里的美丽庭院创建、巾帼创业示范街招商、文体活动、“家文化”建设、发展旅游民宿等大小活动,都少不了妇联。每年的敬老宴更是妇联主导带着巾帼志愿者们张罗的重头戏。

  “老人们能来的、想来的,不管多大年龄、方不方便都满足。”为了将村“两委”的决定执行到位,重阳宴前两周妇女小组长一户不落地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开宴当天,45桌,470余位老人聚在一起,边吃边唠,人人笑得像花儿一样。”李海燕回忆当时的情景,内心仍很激动。

  在孤山子村,投入最大的是教育,孩子们不出村就可以从幼儿园上到高中。今年,村里组织了夏令营活动。曾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这么多小孩子,出门有风险,还是别组织了。”但这个提议被村“两委”否决了。

  “不能怕出事就不让孩子们见世面。”村“两委”再次把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了妇联。2024年7月8日—12日,李海燕带着40名妇女组成的“爱心妈妈”团队,陪伴全村180名小学生奔赴北京,参观北京动物园、海洋馆等场所,还和央视少儿频道知名主持人一起联欢。

  “一老一小,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一直用心用情。”4年来,孤山子村46名妇女组成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在妇联组织的带动下,帮助接送孩子,照顾孤寡病患等,服务总次数达1300余次,总时长达5560多个小时。

  孤山子村的妇女都说:“因为有妇联,我们底气更足了!”李海燕说:“有村‘两委’的认可和重视,有妇女姐妹的支持,妇联才有底气。”

  这几年,孤山子村为了给全村妇女提供学习、娱乐、交流的平台,建立了“两山学堂”和24个“孤山爱相守微家”,每周都要开展宣传宣讲、阅读学习、排忧解难、娱乐健身等活动,既提升了妇女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她们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力。不久前,5个“众小爱村民驿站”落成,“妇联将把驿站积极利用起来,为村民提供学习培训、休闲娱乐等特色服务。”李海燕说。

  党建引领,妇女广泛参与,孤山子村的新叙事还在继续!

中国妇女报要闻 1小山村,新叙事 2025-01-03 2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