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数字化服务,搭建服务平台;三级联动,推送精准信息……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妇联积极回应育儿妇女就业现实需求,大力推广“妈妈岗”弹性工作就业模式,在线下招聘的基础上,畅通网上渠道,让企业与育儿妇女“触屏可及”。目前,邹城市“妈妈岗”已帮助5000余名育儿妇女实现就业。
智能匹配,求职招聘“触屏可选”
在邹城市太平镇就业驿站“妈妈岗”服务专区,一张二维码海报引起不少人驻足关注。“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全市‘妈妈岗’招聘信息,从职位选择到资料投递,再到报名信息确认,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工作。”太平镇“妈妈岗”就业服务专员热情地介绍。
海报上二维码对应的正是邹城市妇联倾力打造的线上灵活就业公益服务平台——“邹城妈妈岗”微信小程序。该平台设置“我要招人”“职位”“企业”三个板块。用工企业在“我要招人”板块注册、提交相关资质材料并审核通过后,可随时发布招聘信息。育儿妇女点击“职位”板块,即可查询最新招聘信息。
“新时代的育儿妇女需要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平台。‘邹城妈妈岗’微信小程序正是满足了她们的需求,让她们一键‘职’达。”邹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岳圆介绍。
三级联动,精准推送“触屏可及”
把孩子送去学校后,王子菊来到香城镇孙王村“妈妈岗”就业驿站,熟练地拿起石膏娃娃加工起来。“家里老人年龄大了,我不仅要照顾家里还要接送孩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我们村里有了加工间,工作时间灵活,操作程序简单,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收入。”王子菊笑着说。
为充分尊重每一名育儿妇女的就业需求,邹城市妇联建立“市—镇—村”三级育儿妇女用工保障体系。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对全市“妈妈岗”企业资源进行统筹调度,每周收集用工需求,及时推送给镇街妇联。镇街妇联依托妇女儿童家园、就业服务驿站和零工小站,制作招聘告示和微信推送信息,育儿妇女在家中即可查看就近的企业用工信息。同时,邹城市妇联还常态化开展线下招聘活动。为方便不能到场的育儿妇女及时获取信息,每期招聘会均开通同步直播。
订单培养,经验分享“触屏可学”
“这款手链我们直播间人手一条,今天还有特别福袋可以领……”宝妈张杨洋正在娴熟地介绍配饰。之前,她参加了妇联组织的电商培训班,并被推荐到现在的工作单位。“时间自由,不用坐班,不耽误接送孩子。特别是重获收入和自信的感觉久违了。”张杨洋感慨道。
针对育儿妇女出门不方便、自由时间少等特点,邹城市妇联将育儿妇女就业培训纳入全市培训“大篮子”,与8家培训机构签订协议,创设“下沉式”“滴灌式”“订单式”三种公益培训模式,围绕家政服务、整理收纳等方面定制培训课程。除送课上门服务外,邹城市妇联充分利用直播平台开展网上“云培训”,技能培训师线上教学,同步解答听众疑问。
同时,邹城市妇联依托社区宣传栏,人社、妇联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展“妈妈就业故事荟”活动,讲述全职妈妈重新融入就业市场的故事,分享再就业成功经验,营造育儿妇女就业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