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政策、建基地、打品牌、带项目……

内蒙古为女性创业创新增动能、育新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创新引领服务,启迪智慧,开创思路。”新年伊始,“草原绣娘”白晶莹一边在展厅销售姐妹们制作的绣品一边说,“目前,我们已经直接带动3000名妇女就业,带出了一群有创新精神执着发展绣品事业的‘草原绣娘’。”

  近年来,内蒙古各级妇联出政策、建基地、打品牌、带项目……激发姐妹们创新动能,释放妇女创业潜力,引领姐妹在创新创业征程中奋进出彩。

  彩色丝线随针在绸布上轻轻飞跃,妇女们微笑着,或互相交流刺绣技法,或细心倾听老师讲解……两个多小时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手工绣品挂件成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扎斯勒”手工艺品传承人徐福玲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妇女掌握技能,才能树立她们的自信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把不起眼的笤帚苗,在巧娘的摆弄下,十几分钟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依靠“订单+回收”模式,乡村巧娘依靠编织技艺每个月可以赚到1000元左右。近年来,赤峰市林西县妇联已举办“互联网+妇字号”电商技能培训班17期,累计培训女性超过900人次。

  通辽市开鲁县妇联开展的“巾帼赋能千人计划”技能培训,为妇女量身定制巧手编织、网络创业等培训内容,帮助她们增技能、添收入。

  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羊山窑村村民“草莓姐”刘春玲,靠特色农业走上致富路。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姑娘艾吉玛返乡创办希仁鄂温克民族手工艺品厂,带领姐妹们将太阳花与水晶、玛瑙、蜜蜡等相结合,制作出胸针、冰箱贴等装饰品。“雪花”太阳花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十四冬”纯手工文创产品的提供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妇联通过项目支持、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妇女创业就业。同时联合各级妇联打造“北疆巾慧”区域公用品牌,在各地实施“创业就业行动”项目,引领带动广大妇女增收致富。2022年至今,内蒙古各级妇联共培训妇女10多万人,带动6万多名妇女就业。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内蒙古为女性创业创新增动能、育新机 2025-01-04 2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