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立足职能,实施2024年度“巾帼牵手计划”,在全国重点支持10个、培育100个女性社会组织服务留守困境儿童项目,通过资金扶持、主题培训、实地指导、个案辅导等方式提升女性社会组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把关爱和温暖送到留守困境儿童身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这是一次爱心的汇聚,妇联组织“牵手”女性社会组织,为爱集结,广聚资源,为留守困境儿童送去爱和温暖;
这是一件暖心的实事,各级妇联组织“牵手”,以项目化的方式赋能女性社会组织和爱心妈妈,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暖而实”的服务,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是全国妇联2024年集全系统之力推动的一件重要实事。聚焦这件实事,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妇联社联中心)立足职能,实施2024年度“巾帼牵手计划”,在全国重点支持10个、培育100个女性社会组织服务留守困境儿童项目,通过资金扶持、主题培训、实地指导、个案辅导等方式提升女性社会组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把关爱和温暖送到留守困境儿童身边。
服务,用心用情呵护成长
10岁的新疆男孩小木自从父亲去世后,一直处于压抑、痛苦中,家中仅剩奶奶与他相依为命。2024年,“巾帼牵手计划”支持新疆阿瓦提县阿娜尔社工服务站实施“呵护雏鹰·爱满南疆”项目。社工在开展服务时,关注到沉默寡言的小木,通过倾听、真诚的沟通以及专业的心理辅导,让他的情绪得以释放,同时组织爱心妈妈与小木结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嘘寒问暖,还鼓励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担任小小志愿者,提升自我价值感。如今的小木,在社工和爱心妈妈的呵护下,逐渐走出了内心的阴霾。
得益于“巾帼牵手计划”的支持和培育,女性社会组织深入社区、村居,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学习指导、情感陪伴等服务,让更多像小木一样的孩子感受到来自妇联组织和社会的关爱。
河北省三八红旗手协会带动省内6家女性社会组织,在四县(市、区)实施“童心圆守护计划”,为“爱心爸妈”开展赋能培训,结对关爱百余名留守困境儿童,积极探索校社联动常态长效关爱工作机制。
河南省家庭教育学会联合省内5家女性社会组织在五县(市、区)开展“爱心妈妈阳光行动”,开展爱心妈妈头雁队伍赋能成长培训,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阅读陪伴、学习规划、心理普查等服务,为他们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集中指导和技能培训。
山西省长治市微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省内4家女性社会组织一起,面向留守困境儿童开展红色研学、“微心愿”圆梦活动等;内蒙古益家妇女维权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展“益路同行”留守困境儿童成长支持项目,为留守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公益问诊、法律和心理团体辅导服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校园中、家庭里,都留下了女性社会组织的足迹。她们发挥专业优势、链接社会资源,为更多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了一片天。
赋能,提升关爱服务专业化水平
在“巾帼牵手计划”实施过程中,全国妇联社联中心联合第三方机构深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为10个支持类项目“精准把脉”、解疑释惑、开展督导,帮助女性社会组织在实践中提升管理和执行能力。
“我们要服务好留守困境儿童,首先要动员、服务、赋能爱心妈妈。只有让她们感觉到被尊重、被支持,她们给孩子的服务才更有生命力、更可持续。”在一次实地督导中,专家的这番话让项目负责人茅塞顿开。此后,项目团队迅速调整,组建了爱心妈妈服务群,成立互助小组,注重识别并回应爱心妈妈的需求,让关爱服务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为赋能更多女性社会组织,全国妇联社联中心还通过线上工作坊形式培育了100个女性社会组织项目,根据服务方向分为结对陪伴类项目、课程培训类项目、活动赋能类项目和心理关爱类项目四组,“定制”不同课程,进行分类指导。
“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进留守困境儿童的心里?”“儿童的住地比较分散,如何集中开展活动?”在结对陪伴类项目的指导中,专家分享了“困境儿童服务技巧”,从困境儿童的行为及心理特征、陪伴队伍建设、困境儿童陪伴行为规范、陪伴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深入分析,建议从改善家庭环境、提升亲子关系、促进家校联动入手开展服务。
对于课程培训类培育项目,专家和爱心妈妈代表从课程的策划、形式、流程等方面给出了具有实操性的建议。“设计课程要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将生活、教育、心理等内容贯穿其中,通过课程让孩子们在真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联系,感受美好。”
“这些指导课程让我们掌握了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原则、理念和技巧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提升项目执行能力和关爱服务水平很有帮助。”系列培育课程让女性社会组织收获满满。
联动,共绘关爱服务“同心圆”
“当项目入选‘巾帼牵手计划’后,省妇联及执行地妇联第一时间统筹协调,指导支持我们与省内5家女性社会组织共同实施好项目。”河南省家庭教育学会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
“巾帼牵手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各级妇联上下协同,推动妇联组织汇聚女性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拓展服务资源,延伸工作手臂。
自该计划启动后,全国妇联社联中心动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积极申报项目,与入选项目地妇联密切联系,多次开展线上访谈,指导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山西省妇联积极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参与爱心妈妈关爱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工团体、志愿者协会等发挥作用,依托“巾帼牵手计划”和“三晋爱心妈妈牵手计划”,以项目化、专业化、规范化推动全省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山东省蒙阴县妇联在学雷锋协会、义工协会等4个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社会组织中成立妇联组织,组建爱心妈妈团队,发挥各自优势,面向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分类结对帮扶。
甘肃省西和县妇联探索建立“妇联+爱心妈妈+社工”关爱模式,积极发动女性社会组织参与进来,推动建立妇联执委、教师、毕业返乡大学生、律师、女性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组成的爱心妈妈关爱队伍,结对服务5402名农村留守困境儿童。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女性社会组织的联系和引导,通过项目合作、孵化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持续为女性社会组织参与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凝聚各方力量,做好妇女儿童和家庭可感可及的实事。”一名基层妇联干部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