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白晨
日前,《环球时报》发布的一项面向46国、5.1万民众的全球民意调查显示,九成多受访者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会持续增长,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63%的受访者对中国有好感,其中非洲国家对华好感度最高,达到84%;近七成受访者期待中国未来更多参与国际事务或发挥更大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等都越发引起海外民众的兴趣,很多海外民众都有着了解真实中国的想法。
“百闻不如一见”。在全球化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旅游业已然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增进国际理解的重要纽带,宛如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中国这片拥有着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与源远流长文化底蕴的广袤土地,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发展上可谓成绩斐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不仅为中国“乡村游”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更是对我国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高度认可。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优化与入境便利的提升,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选择到中国体验“乡村游”。通过参与当地举办的苗绣体验馆、“不灭窑火”传统龙泉青瓷烧制等各类民俗活动,他们既能欣赏到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又能在游玩过程中亲身感受和领略中国传统艺术,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体悟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乡村游”让外国游客得以亲身体验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国,从而吸引他们“想来就来”“来了不想走”。这些民俗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此外,随着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也积极借助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让世界更直观地领略中国乡村魅力。比如,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中国乡村美景与传统文化突破地理限制“飞入寻常百姓家”,全球观众都能通过这种“云游”方式,仿若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乡村之美。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向来承载着团圆、欢乐与浓浓的年味儿。2025年新春,文旅和旅游部推出“年礼好物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地也纷纷推出富有文化内涵和年节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活动,着重引导乡土美食、年俗活动与旅游有机结合,主客共享,乡村游成为春节出游的新热潮。
我国入选的15个“最佳旅游乡村”更是抓住机会,通过旅游开发这一途径,在春节期间纷纷推出极具特色的活动,为游客呈上深度体验的文旅“饕餮盛宴”。例如,安徽黟县西递村,烟雨江南,梦里徽州,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红灯笼的映衬下更显古朴韵味。春节期间,这里将举办丰富的民俗活动,像徽剧演出、迎财神古村灯会等,吸引游客;而在湖南十八洞村,春节则呈现出另一番独特的景象。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在春节期间将举行“传统节庆农耕祭祖暨非遗展示体验活动”,整个村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苗族同胞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举行盛大的农耕祭祖仪式。游客可以看到苗绣技艺展示、苗族歌舞表演等民俗文化活动。这些乡村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国内外游客的春节体验,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
15个“最美旅游乡村”不只是一份亮眼的成绩,更是一条可供借鉴的成功之路。我们应深度挖掘生态文化资源,精准定位特色,创新文旅融合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对内,唤醒乡村的沉睡价值,传承乡土文化根脉,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对外,提升乡村的国际知名度,塑造乡村魅力品牌。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最佳旅游乡村”正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乡村的美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