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冬日的暖阳照着云南省永仁县宜就镇宜就村小村老队的一片片草莓园,种植户们正在管理着自家的草莓。“有了省妇联驻村工作队的协助,我们村的草莓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种植管理更加标准化,真正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宜就村党总支书记李靖宇指着长势喜人的草莓说。
2015年,云南省妇联定点帮扶永仁县宜就镇宜就村,先后选派29名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宜就,积众之力、聚众之智,投入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奋斗历程中,在云南省妇联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驻村队员们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工作,让关怀触及每一位女性,把温暖送入每一个家庭,谱写同心共筑振兴梦的时代壮歌。
产业扶持绽芳华 巾帼建功展风采
又是一年草莓红,又闻宜就草莓香。宜就镇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引入草莓作为特色富农产业。云南省妇联协助建设150余亩以建档立卡户和妇女为主要种植经营主体的“草莓种植巾帼示范园”,以“她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做出示范引领。“我之前在家带小孩,老公在外面打工。现在种草莓,闲时去收购站打散工,赚的钱更多了,还能兼顾带小孩。”起差拉组张立英开心地说。
小草莓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小村老队种植户李杰说:“我上半年种草莓8亩,收入8万元左右,如果再加强管理,改善技术措施,冬季草莓还是可以的。”目前,宜就村已有226户群众种草莓,种植面积扩大至1700余亩,初步形成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销格局。
“草莓种植巾帼示范园”仅仅是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云南省妇联还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为400余亩光伏板下蚕桑提供化肥;打造800米灌溉沟渠,解决小黑拉么组230亩蚕桑灌溉问题;实施2000余亩板栗联防统治示范,显著提升板栗质量……十年间,云南省妇联充分发挥巾帼力量,推动宜就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传统产业蓬勃发展。
智志双扶谋致富 巾帼智慧促发展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自帮扶以来,云南省妇联采取“巾帼合作社(女致富带头人)+困难户”的方式,引导困难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村一品”、庭院经济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
宜就村子鲁的老队的杨胜英,儿子1岁时,丈夫因病离世,她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参加蚕桑培训后,她开始投入蚕桑种养产业,养蚕为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她的影响下,周边村民也纷纷开始养蚕。如今,她作为村妇联副主席,经常入户指导。
像杨胜英一样的先进女性,还有火把新村的李永秀。起初,她在镇上开了一间铺面,只要有人来找她学刺绣,她都会无偿教授他人。2018年,宜就火把新村成立刺绣专业合作社,李永秀成了社长。合作社提供技术和原材料,利用高于市场价回购集中销售,3年内带动80多名社员实现居家增收,“背着娃娃绣着花,增收致富还顾家”不再是个梦。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云南省妇联在宜就着重开展女性人才培训,草莓、蚕桑等种养技能培训,让妇女们在新兴产业中大显身手;彝绣培训,让古老的技艺传承创新、精美的绣品走进新时代;互联网电商培训,让妇女们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将家乡特产销往各地;家政服务培训,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妇女们开启了新职业的大门……
三访四察常走访 巾帼温暖满河山
云南省妇联始终情系宜就,积极为宜就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由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中国儿童中心承办的“爱在开端:0~6岁科学育儿社区家庭支持推广”项目就落户在宜就村。
3岁的明明一直由奶奶照看。刚来项目点参加活动时,明明不爱说话,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自顾自地摆弄玩具。志愿者联系到明明的父母,让他们经常和明明视频聊天,在开展活动时有意培养明明与人相处的能力。渐渐地,明明从最初的不合群变得喜欢交朋友,还会帮老师收玩具。
云南省妇联在全国首创开展“三访四察五送”工作以来,驻村工作队与妇联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在宜就深访、细察、实送,走访排查困难妇女60余名、困境儿童近50名,为开展精准结对关爱提供“第一手资料”;排查家暴、性侵、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妇女就业受歧视、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违法等情况,协调推动及时解决;宣传婚育法规,引导妇女不要早婚早育……
木马河的小林,父亲因车祸离世,母亲改嫁他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这让她产生放弃学业的想法。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在核实情况后,将其纳入帮扶名单进行重点帮扶,确保小林享受A类低保,初中毕业后还将享受“雨露计划”。在大家的努力下,小林又重新变回了那个爱笑的女孩。
2024年,云南省妇联在全国率先启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工作,机关干部结对宜就镇72名儿童,多次赴宜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她们表示:“少年儿童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广大爱心妈妈积极奉献爱心、倾注关怀,成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知情人、贴心人、守护人。”
云南省妇联还在宜就村子鲁的新队,大村、小村新队,地什苴村夜起莲组推进“美丽庭院”示范村的创建。
龙潭小组的李玉拥有这样一座小院,二层小楼被绿植围绕,干净整洁的院角清水荡漾。“这里引的是龙潭水,长年不断,我们这里被称作沃土宜就,这水就是沃土之源。”李玉说。龙潭坐落于集生态观光、体验娱乐、养生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带核心区,李玉也积极响应开办了农家乐,“美丽庭院”促成了“美丽经济”。
十年时光,如今的宜就已蜕变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土,前方或许仍有未知的坎坷,但迎接沃土宜就的必然是璀璨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