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上的“钢轨医生”

——探访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公司“女子探伤班”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熊维西 韩嫣然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熊维西    韩嫣然

  “我们昨天就已经上班了,今天在当雄这边的管段配合进行作业前的除锈、涂油工作。我们探伤班有月度任务,为保证设备检测不超周期,平时主要采用调休的方式,过节期间也是这样。”

  正月初七,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再次拨通了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公司“女子探伤班”的电话,职工梁小艺告诉记者,根据单位任务安排,她们值班留守的同志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春节前夕,记者曾走进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公司“女子探伤班”进行采访。彼时,拉萨市的街头处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年味儿,不少人已踏上归途。“女子探伤班”的部分女职工也回家过春节了,但包括梁小艺在内的4名女职工仍在单位值守。

  奉献:在高海拔地区守护铁路安全

  “让别的同事回家吧,过春节,总得有人做出牺牲!”身着工装的梁小艺告诉记者,“今年是我在西藏过的第二个春节,去年春节没有假期,今年是我主动放弃的。”

  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梁小艺是“90后”,来自山西太原,是家里的独生女。梁小艺之前在太原有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可能觉得总是处于父母庇护的羽翼之下,便产生了远离父母寻找自己成长空间的想法。

  “在家里总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我想出来锻炼锻炼!”梁小艺说。

  2023年,梁小艺得到了一个来拉萨工作的机会,父母当然反对,两代人一番僵持,父母终于没有拗过“叛逆”的女儿,最终,梁小艺如愿来到拉萨工作。

  刚开始,梁小艺在当雄干调度工作。调度工作比较规律,每天按时上下班,在别人眼里是“坐办公室”的。可梁小艺本来就是出来“找罪受”的,她觉得自己适应不了这种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工作。中铁十二局成立“女子探伤班”后,她主动报名,成为青藏铁路线上“女子探伤班”的一员。

  “我对这个工作比较感兴趣,另外待遇也比较高。”“春节不回家了,我打算等天气暖和时再休假,带着爸爸妈妈到外地旅游!”梁小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专业:给钢轨做“B超”

  “医生是给人看病,探伤工作就像是医生,不过是给钢轨做‘B超’。”“女子探伤班”的扎西旺姆曾经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如今,她把探伤工作视为守护铁路安全的神圣使命。

  扎西旺姆口中的给钢轨“看病”,就是通过探伤仪器对钢轨做超声波探测,借助超声波反射,检测钢轨存在的各种伤痕、裂缝等问题,通过对仪器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其他部门提供修复依据,从而保障铁路安全,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扎西旺姆和梁小艺在基地实训钢轨上向记者演示了她们的作业流程。这是一种带着小轮的探伤仪器,仪器空置时有28公斤,如果作业时加上水和耦合剂,重量在六七十斤左右。记者掂量了一下,试着和小梁一起把仪器抬到钢轨上,重量着实不轻。探伤班的女职工们通常要抬着这几十斤的仪器攀越不同路段,在轨道上不停移动,进行长时间作业。

  “有时候上坡,推着机器往前走特别困难。”“仪器操作要求很严格,只能走在单侧,也不能骑在钢轨上操作,刚开始操作仪器时,推到几百米胳膊就酸得推不动了,特别累,不过现在渐渐适应了。”扎西旺姆和梁小艺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工作体会。

  “女子探伤班”负责的是拉萨站以西40多公里的工作区间。根据工作周期,探伤班按照工作指令,操作探伤仪器在40多公里的路段上进行探伤检测。在一次探伤作业中,扎西旺姆凭借对当地环境的熟悉,敏锐察觉到一处已经探伤过但仍然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段。尽管当时离该地点相距较远,但她依然坚持再仔细探测一遍,最终发现并标记了一处钢轨损伤,及时排除了潜在危险。

  “工作中,我们一边要注意脚下,一边还要注意观察显示屏上波段变化,为了避免观测出误差,我们宁可走慢一点、多走几遍。”扎西旺姆说。

  坚守:让每一趟列车平安驶向家的方向

  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公司“女子探伤班”是青藏铁路线上第一支“女子探伤班”,由9名女职工组成,平均年龄34岁,她们中既有经验丰富的“75后”,也有像梁小艺这样充满活力的“90后”。

  “女子探伤班”组建两年多来,包括年龄最大的班组长傅玲在内的7人成功取得了国家认可的超声波钢轨探伤资格证书。

  春节到了,除了两名家在拉萨的女职工和梁小艺等人,大部分家在外地的女职工已经轮休回家过年。今年春节同样坚守岗位的汤静,家在青海西宁,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半年多没见到孩子了。“春节最大的愿望当然是和孩子在一起。今年虽然不能回家,但我会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汤静说。

  春节期间,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公司为了让值守在岗位的职工们过个好年,组织“女子探伤班”和在拉萨的职工们进行了联欢,除夕大家一起包饺子,吃了年夜饭,气氛热闹欢快。

  正月初七晚八点,按照工作指令,“女子探伤班”要在当雄的相关路段“上天窗”(铁路职工术语,即在列车运行的空窗期进行作业)。

  临上岗前,梁小艺和一起“上天窗”的扎西旺姆给记者发来了一段话:

  “过年本是阖家团圆、放松休憩、亲人欢聚的时刻,但‘女子探伤班’的工作和铁路的安全运行、旅客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作为探伤班的一员,面对节日期间的紧急任务,我们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青藏铁路上的“钢轨医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熊维西 韩嫣然2025-02-05 2 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