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党柏峰 王永钦 任然 姚鹏
为有效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用心用情做好妇女儿童和家庭关爱帮扶工作,确保妇女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幸福温暖的春节,连日来,各地妇联组织深入基层、深入妇女,开展走访慰问和关爱帮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妇女儿童心坎上。
陕西:
与妇女群众共庆和美幸福年
近日,陕西省妇联在仓颉故里白水县尧禾镇尧禾社区开展“家家美 幸福年 陕西省妇联‘娘家人’新春走基层活动”,与妇女群众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尽管瑞雪降临,天气变冷,但丝毫不影响群众对春节的热盼。
此次活动在欢乐喜庆的女子锣鼓声中拉开了帷幕,激昂的《春节序曲》《金蛇狂舞》,二胡的弦音仿佛化作冬日暖阳,流淌进每个人的心间。戏曲表演时,演员们细腻的唱腔,将《梁秋燕》的纯真、《屠夫状元》的传奇、《十二把镰刀》的质朴演绎得淋漓尽致。随着舞蹈《好运来》表演,不少观众也站起身来,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信天游之恋》则以豪迈奔放的风格,让现场群众沉浸在这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活动现场,一系列充满中国传统年味的互动体验活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现场书写春联、家训,一幅幅寓意吉祥、饱含祝福的书法作品,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愿。此次活动还设置了妇女手工艺展,展示了女性创业者们的优秀成果和精美的手工艺品,激励更多女性积极投身创业创新;义剪活动现场,理发师们为居民免费理发,让大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此次‘家家美 幸福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不仅丰富了妇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让大家感受到了妇联‘娘家人’的关怀与温暖。”渭南市妇联主席雷晓萍表示。
内蒙古:
筹集240多万元为困境妇儿送温暖
寒冬时节,巾帼暖心。春节前后,内蒙古妇联聚焦聚力内蒙古两件大事、六个行动,自治区妇联党组筹集资金240多万元,组织各级妇联积极开展“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两节送温暖”行动,为困境妇女发放“北疆巾帼爱心包”,为留守儿童发放“儿童暖心包”,为6个盟市困境妇女儿童、残疾妇女、“三新”领域妇女等群体发放面粉……给他们送去温暖和节日问候。
包头市妇联开展“书香陪你过大年”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暨“爱心妈妈驿站”地图发布活动,鼓励孩子们从小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在书香中茁壮成长;巴彦淖尔市妇联联合当地团委、民政局等单位,走进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真情关爱暖童心·用心守护助成长”春节慰问暨青少年读书研学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阿拉善盟妇联开展“衣暖童心·爱满社区”困境儿童寒假关爱活动,爱心妈妈们为孩子们送上毛衣、儿童杂志、魔方等爱心礼物;赤峰市松山区妇联深入开展迎新春慰问“三新”领域困境妇女活动……一系列真情帮扶,让困境妇儿暖心过春节。
四川内江:
两千余名困难妇儿收到“新春礼包”
在农历蛇年新春佳节前夕,四川省内江市各级妇联组织以“情系妇女儿童 共享甜蜜生活”为主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春节慰问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4万余元,慰问帮扶困难群众近600户2000余人,用“娘家人”的温暖驱散寒冬,为新春增添浓浓暖意。
在大千园广场,市妇联联合大千笔业·妇女微家等组织,邀请市书协主席陈广仁等10余位书法家现场挥毫,送出春联600余幅。市民王女士捧着墨迹未干的春联感慨:“手写的福字更有年味,这份心意让人暖心!”
在隆昌市石碾镇五坡社区,市妇联为20户困难家庭送去慰问品和新春祝福;在内江高新区万晟天街,妇联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开展法律宣传,书画志愿者现场写春联送吉祥,两小时活动吸引近千名市民参与。市妇联还联动巾帼志愿阳光站深入农村,在郭北镇清水村等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文化年味。
“感谢党和政府,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接过慰问金和物资,市中区史家镇困境妇女张翠仙眼眶湿润。聚焦困难妇女儿童需求,内江市妇联创新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行动,组织70余名“爱心妈妈”与儿童共同制作饼干、书写福字,传递温暖。威远县妇联走访14个乡镇,为61户家庭赠送床品四件套;市中区妇联联合法院、关工委,为30名儿童送上普法资料和新年礼盒,用法治护航成长。
湖北松滋:
“阳光驿站”暖意融融
春节期间,湖北省松滋市划子嘴社区“阳光驿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恒爱暖心 衣暖童心”爱心妈妈关爱儿童活动,来自社区巧家人工坊妇女小组的爱心妈妈们,将亲手编织的爱心围巾、毛衣、帽子送给“阳光驿站”的留守困境儿童,并陪伴孩子们一起写福字、编织新年小挂件,现场气氛热烈,为寒冬增添了许多暖意。
“我们社区有50多名留守困境儿童,2024年社区里建成了‘阳光驿站’,配备了大批书籍、玩具和教具,孩子们经常过来活动。”划子嘴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不光联系了满天星社工为孩子们提供家庭教育服务,附近社区的“爱心妈妈”“爱心奶奶”也会经常来“阳光驿站”教孩子们制作手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 2024年,为深化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阳光驿站”项目在松滋市落地,目前全市共建成18个划子嘴社区这样的站点,总计开展关爱活动491场次,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教育、学习、娱乐活动,让孩子们找到了心灵栖息的快乐港湾。
在“阳光驿站”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松滋市、镇、村三级妇联广泛整合资源,着力形成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社工组织、爱心人士同心参与的服务模式。各“阳光驿站”不仅链接了九天航天科技中心、贺炳炎纪念馆等一批儿童友好活动场所,工会、团委、妇联、教育等部门也常态化来到“阳光驿站”开展关爱活动,乐乡社工、春雨社工、满天星社工等一批社会组织更是常态化在18个站点开展情绪管理、家庭教育和女童保护主题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具有较强针对性、专业性的关爱服务。
为了探索“阳光驿站”的长效运行机制,推动站点服务常态化,松滋市妇联注重借助项目打造专业化留守儿童关爱队伍,定期对驿站工作人员进行儿童心理、亲子阅读、家庭教育等技能培训,实现专职工作者与孩子们的“共成长”。除此之外,松滋市妇联还把“阳光驿站”建设与“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有机融合,共招募600余名“爱心妈妈”加入全市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队伍,让孩子们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