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序推进“童成长”项目亲职教育活动

家长工作坊让父母“育儿有道”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见习记者 张凌漪

  “今天已是我们开展的第四次活动,我们将学习两个单元‘亲子沟通有方法’‘制定规则有意义’。”近日,在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文化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20余名家长齐聚一堂,参加“童成长”项目亲职教育活动。

  活动中,家长们5~6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生动演绎了与孩子的“手机争夺战”。“童成长”项目骨干成员从“看、听、说”三个方面总结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引导家长从刚才的演绎中明白“理解、肯定、认同”是处理亲子关系的重要基石,明白“沉迷手机”不是无解,可以与孩子良好沟通,制定规则、共同成长。

  据悉,“童成长”项目是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发起的儿童保护家庭支持服务项目,旨在推广积极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方法,帮助家长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庭环境,从而提高养育质量,全面实现儿童权益保护。

  2024年6月,在重庆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重庆市儿童活动中心的指导下,“童成长”项目在重庆市巴南区落地启动,该区在23个镇街选出社区、学校、医院、图书馆等阵地设28个项目点。各项目点通过下发招募计划书、召开筹备会议等方式宣传亲职教育培训工作,共招募亲职教育骨干84名。

  亲职教育骨干们在接受国家专家集中培训后,按照《“童成长”项目亲职教育活动手册》要求,分成10个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集中小组磨课。

  “每一次磨课都是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剖析与精心雕琢。在磨课团队中,我们10个组的每位伙伴都从不同角度审视课程,从活动目标的精准定位,到活动环节的巧妙衔接,再到小组活动专业技巧的灵活运用,无一不进行反复研讨。”骨干成员钟瑜说。

  磨课结束后,亲职教育骨干们深入28个项目点进行了实习,通过开设家长工作坊为家长提供8次(每次1小时左右)参与式积极养育服务指导,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这个亲职教育活动,为家长提供了很好的解题思路,我们从以前‘无话可说’到现在无话不说。”参加课程的家长彭杨有感而发,“在亲子沟通上,我和孩子告别了从前鸡同鸭讲的窘境。”

  据介绍,日前,巴南区“童成长”项目28个项目点已圆满完成2024年度任务,开设家长工作坊200余堂,服务家庭近500个,服务家长3400人次。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家长工作坊让父母“育儿有道” 2025-02-06 2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