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兵们为家人录制拜年视频。 吕鹏/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 李爽
新春的营区,张灯结彩。
走进北部战区空军通信某旅话务连,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营房外飘扬的彩旗相映成趣,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其中,女兵们坚守岗位的忙碌身影格外暖心。
对于二级上士和滢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去年年底她因业务能力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动力。”
今年是和滢入伍的第九个年头,从新兵成长为业务骨干,她深知自己心中的信念有多坚定——话务员岗位虽小,却担负着上传下达、确保军令畅通的使命职责,必须分秒必争、万无一失。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见到和滢时,她刚结束一轮值班,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与自豪。“值勤就是战斗,岗位就是战场。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是能够在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守护平安,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和滢的话语道出了话务连每一位通信女兵的心声。
新兵任欣然感同身受,这是她第一次在部队过年。“我早已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在部队努力工作的动力。”任欣然说。
“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是连接战场的关键纽带,承载着重要使命。”面对大量电话号码,任欣然尝试把数字串联成有趣的故事,利用碎片化时间强化记忆。经过不懈努力,她在新兵业务考核中名列第一。
该连自1957年组建以来,全连官兵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破除万难,于1976年总结提炼出话务“脑功、耳功、口功、手功”系统训练法推广至全军,是《话务员“四功”训练教材》发源地。连队先后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军先进话务台站”等众多称号,连续52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建设单位。
今年已经入伍第十年的刘志滨回忆起刚进军营时的情景,感慨万千:“刚接触话务工作,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复杂的通信流程,常常让我不知所措,但我们连队有着英雄传承,前辈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荣耀,时刻激励着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苦练打赢本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如今她早已成为业务骨干。不仅能熟练应对各种复杂通信任务,还将自己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兵。
历经时代洗礼,初心炽热依旧,英雄精神代代相传,也激励着整个话务连不断奋进。近年来,话务连圆满完成保障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卫星发射等100余项重大通信保障任务,在空军级以上通信比武考核中,取得200多个第一。
对于这些远离家乡的话务连女兵们而言,部队这个大家庭同样承载着无尽的温暖与关爱。为了让女兵们在部队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连队不仅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春节活动,还特别为每一位女兵的家长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讲述了女兵们在部队的成长与进步,从最初面对业务的青涩,到如今能够独当一面;从训练时的咬牙坚持,到面对任务时的从容自信,每一个细节都一一记录。
“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在部队坚守岗位,正在用行动践行‘一家不圆万家圆’的铮铮誓言。”“我们了解您作为家长的担忧,同时敬佩您把孩子交给部队的伟大。”“这里有丰盛的菜肴、多彩的生活、战友的陪伴,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全心全意、竭尽全力、护其周全、伴其成长。”……每一封信件都饱含深情。
“连续9年,我父母都会认真阅读连队寄来的每一封信,然后把我的每一封信都珍藏起来,鼓励我扎根军营、建功立业。”在和滢看来,父母收藏的不是简单的信,而是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些信件串联起小家与大国,见证着她对部队的热爱与坚守。
华灯初上,话务连的机房依旧灯火通明,女兵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新春的夜空。她们用坚守诠释着责任,用奉献书写着担当,在这三尺机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