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我们也当了一回‘李子柒’……”近日,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内,一场由启东市妇联和章镇布艺联合开展的“巾帼匠心 非遗传承”草木染生肖主题活动热闹举行,吸引了当地众多妇女姐妹前来参与,大家欢聚一堂,以非遗手工体验的方式庆祝新年开工大吉。
在2025年央视春晚开场视觉秀中,李子柒身穿“草木染”黄青渐变色长裙惊艳亮相,这一扎染的非遗技艺也跟着“火”了起来。
“95后”非遗文化推广大使、启东章镇布艺创意总监季紫荆介绍,藏在春晚里的这一非遗技艺草木染,早在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主要就是利用植物的汁液染色。荀子《劝学》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诗经》中“青青子衿”“绿衣黄裳”,描述的就是植物色彩的提取和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哪些植物可以用来做染料呢?季紫荆介绍,有红色卷心菜、叶片、洋葱皮、石榴壳、桑椹、荔枝、野生黄栀子……“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来提取染液。”
随后,季紫荆手把手教参与活动的姐妹体验用板蓝根“草木染”一个生肖动物。通过纱、线、绳等工具,扎结成一个个生肖动物的样子,再将其放入蓝靛水(板蓝根汁液)里浸染,经多次漂洗后,吹干,再在织物里塞进棉花,一个个独一无二、俏丽可爱的生肖动物立马活灵活现了。
“今年是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我们扎染的蛇宝宝和葫芦蛇销量都不错,尤其是景区、博物馆的订单比较多。”启东章镇布艺创始人钟小英欣喜地说。
据了解,章镇布艺发展30年来,在钟小英的带领下,公司坚持将扎染、蜡染等非遗技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用于玩偶、衣服、包包、饰品的设计上,真正做到让非遗“活”起来,设计产品也远销海内外,深受当下年轻人的喜欢。
钟小英说:“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章镇布艺的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已被预订满。非遗文化的火爆,也吸引了许多热爱非遗文化的单亲妈妈、残疾妇女等,她们在我们公司找到了新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把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女性在非遗传承中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持上,同时她们还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启东市妇联主席杨丽华说,市妇联将继续致力于发扬本土非遗技艺,深入挖掘巾帼匠人,为文化传承、乡村发展注入更多“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