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正月十五赏花灯、闹元宵,是祈求平安与团圆的重要仪式。小朋友们一定见过灯会上的鱼灯,但你知道吗?鱼灯可是一项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民俗活动。
鱼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相传朱元璋平定宁越后,派徐达率兵北上征辽,派胡大海经略浙东驱逐倭寇。历史传说中提到,胡大海在战斗中借助风浪和鱼的力量化险为夷,得到当地渔民的帮助,从而获得胜利。于是洪武帝敕赐鳌鱼龙头鱼身,封为安海神。从此,鱼灯在逢年过节和重大喜庆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鱼灯的制作工艺包括削竹开度、扎骨架、木版印彩纸、上浆贴纸等步骤,全部手工制作,耗时近一个月。表演时,舞鱼灯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每人手持鱼灯,队伍变化多样,有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鱼灯套路包括“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
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了600余年的鱼灯,承载着每一代人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愿。举一盏手工鱼灯,就像是回到了那些淹没在历史的时间里,和曾经的画面互相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