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斯纳欧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柴丽:

深耕软件产业 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智慧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

  下班途中,打开手机中的GAS系统,家中的燃气就会自动加热,调节室内温度,提升居住体验;驾驶红旗H5抵达目的地,点击一下“泊车键”,车辆就会自动落窗、泊车,为车主节约时间。这些智能操作的背后,离不开一家公司——长春斯纳欧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纳欧公司)的软件支持。这家长春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以软件产品研发、智能制造服务等为主营业务,为广大企业在数字管理、数字工厂建设等领域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储备。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斯纳欧公司董事长柴丽说,“国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新时代为我们创造了广阔舞台,我将始终秉持‘软件定义世界 智能引领未来’这一创业初心和愿景,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将更多研究成果运用到更丰富的实践中去,尽己所能助力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一路向前。”

  经济向好坚定创业信心

  2002年,柴丽和丈夫一起远赴日本求学。在那里,软件产业的发展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柴丽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当年,日本的银行就配备了机器人‘引导员’,这些‘引导员’不仅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客户国籍,还能帮助客户完成存款、取款等基本业务。”

  专攻计算机技术的丈夫告诉柴丽,智能机器人的运行依靠各类系统,而系统的运转离不开软件产品。此后,柴丽始终关注着软件产业。

  “能否将我们的所见所学带回祖国,为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添砖加瓦?”多年来,这个念头一直在柴丽脑海中盘旋。2005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亮点,软件服务产业在国内被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蓝海”,受到各地的广泛关注。借此东风,柴丽和丈夫决定返乡创业。

  “投入全部积蓄创业,你哪来的信心?”“创业失败了怎么办,会不会后悔?”这是夫妇俩刚回国时,听到最多的问题。“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重点发展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的步伐又实又稳。政策好、发展快、前景佳,海外务工、留学人才纷纷回流,正是创业的风口期!”她告诉记者,“当时,不仅创业者对祖国充满信心,很多日本的经济学家也在关注中国发展,认为中国经济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多个领域后发赶超。”为此,面对诸多质疑,柴丽的答案始终不变,“创业,我有信心。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我的信心与底气。”

  三项举措换来亮眼“成绩单”

  取得国际ISO27001、国际 ISO9001标准认证,在智能制造、智慧养老、车联网等领域拥有前沿技术、成熟的业务和技术储备;每年营业额增速40%以上,成为吉林省IT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先后在大连、北京成立了分公司,实现了满世界“接单”的目标……成立14年,斯纳欧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提升研发能力是关键。柴丽介绍:“公司创立初期,我和丈夫就意识到,企业想要发展必须自主创新,技术‘卡脖子’就要被人‘牵鼻子’。”为此,公司每年都将营收的30%投入研发领域,专注于高端软件的开发。“目前,我们有53项软件著作权,有自创的软件架构产品,我们的目标是自主研发、制造、生产,走技术创新之路,让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也是斯纳欧公司的“重头戏”。2012年,柴丽创建斯纳欧软件培训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培训、实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实现产学研共享模式。目前,学校已完成培训31期,为本企业及全国软件行业输送人才达800余人,其中50%为女性。同时,还会聘请境内外实业大咖、高校教授等人才为客座教授,实施了为期8年的软件工程师“全周期人才培养计划”,为员工搭建素质拓展平台。

  从一家以承接二手软件服务外包为主业务的小公司,发展为拥有53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柴丽表示:“我们的第三个秘诀是‘抬头看路’,即关注国家政策,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柴丽说,自己在《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中,看到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奔赴全国各地考察调研时,看到了众多智能工厂、企业,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经济韧性十足、行稳致远。这样的态势令柴丽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与希望;这样的信心,又驱动着无数与柴丽一样的企业家在商海奋力开拓、乘风破浪。

  “斯纳欧公司将紧跟国家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创新+转型’,加快产业升级,以夯实项目成果和技术引进推进高质量发展。”话未来,柴丽干劲十足。

中国妇女报要闻 1深耕软件产业 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智慧 2025-02-12 2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