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年关键词时区图
阅读提示
我国著名自由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因连续摔倒导致严重受伤,最终遗憾退出比赛,再次引发人们对于运动损伤的关注。由于解剖学和激素水平的差异,女性在运动中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受伤风险。为深入了解我国在女性运动损伤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勾勒出当前我国女性运动损伤研究的整体概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女性运动损伤研究的趋势,并对未来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潘朝阳
在今年1月进行的2025世界极限运动会冬季赛中,我国名将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街式比赛中摔倒,造成了“严重挫伤”。在近期的训练中,她再次受伤,并退出哈尔滨亚冬会。运动员特别是女性运动员日常训练与比赛的高强度和风险,再次引发人们对于运动损伤的关注。
运动是一种促进健康和身体素质提升的方式,近年来,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显著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女性运动员的知名度和成功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一种更具包容性的体育文化,但在待遇方面同男性运动员仍然存在差距。如果将大学水平的选手与高中水平的选手进行比较,女性选手的受伤概率是她们的2~10倍。受伤的部位集中在膝盖、脚踝和大腿,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扭伤或拉伤、挫伤和骨折。与此同时,由于解剖学和激素的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有一系列独特的受伤风险。当准备运动不足、运动安排不合理、身体功能和精神状态差、运动装备配备不当、场地环境与气候不佳时,运动可能带来的伤害概率增大。通过量身定制的训练和预防项目来解决这些风险,对于提高女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寿命以及普通女性运动过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学术界已有一些学者通过开展临床和理论研究来探索女性运动损伤相关问题,但目前尚未有一项研究工作是用来探索学者们是如何研究女性运动损伤的。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使用2009年至2024年间的文献数据,对女性运动损伤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女性运动损伤的文献计量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法,由Pritchard于1969年引入,帮助学者识别重要贡献者,纵观研究的演变,并将特定领域识别为未来潜在研究方向。检索流程从确定目标和识别关键字开始,以检索最为相关的学术文献。本研究将女性、运动、损伤等定为主要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中对中文文献进行主题检索。共收集到903篇中文文献用于分析。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看出,1987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女性运动损伤研究文献的数量呈现波浪式增长,在早期进展缓慢,但自2017年以来出现了显著增长,并在2024年迎来又一发文高潮。通过发文量分析,占全部发文量46%的文献是在过去4年发表的,76%是在过去10年发表的,这一结果凸显了学者们对女性运动损伤研究的兴趣日益浓厚。
分析发文机构分布情况以及资助基金来源情况可以看出,北京体育大学以67篇研究论文排名第一。女性运动损伤研究的主要研究基金赞助来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类研究得到了国内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重视,研究力量的区域间分布特点与女性体育运动以及运动损伤医疗条件发展的优势区域形成重叠,反映了女性运动损伤发展与体育产业发展、医疗发展具有一致性的特征。其中,《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连续5年位居“基础医学”领域影响力指数第一。可见,女性运动损伤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我国的基础医学领域高水平研究的关注。
通过关键词分析可知,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力学”“性别差异”“膝关节”等核心主题。高频关键词如“生物力学”“运动学”“前交叉韧带”“膝盖”“骨折”,反映了现阶段研究重点在于损伤部位及学科背景问题。学术界现阶段对女性运动损伤的研究较为分散。主要包括生物力学预防肌肉骨骼损伤领域、运动性骨折领域、膝关节损伤领域、功能性动作筛查领域、青少年运动员领域等。涉及的学科类型包括体育学、特种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等。由链接强度可见各领域内关键词聚合度较低,这也说明当前女性运动损伤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关注的对象较为单一, 需要从更多方向和角度来进行研究。
未来研究热点为女性运动损伤预防、治疗以及康复研究
为把握女性运动损伤研究领域近五年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各阶段研究重点的变化,笔者每五年做一组时间切片,提取了2009—2013年、2014—2018年、2019—2024年各阶段的文献高频关键词。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群体,危险因素作为预防的主要对象,骨折作为主要的损伤类型,出现在各时段的高频词中,但近年来的研究热度较以往有所降低。近五年热度上升的关键词包括青少年、身体素质、膝关节等,结合时区图结果可以发现,未来增强型热点关键词包括跑步、体育中考、体能训练、氧化应激、体育舞蹈、健美操、羽毛球等,增强型热点主题包括女性运动损伤预防、治疗以及康复研究等。
研究趋势一:女性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数量增多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运动方式除了传统的跑步、游泳等,瑜伽、健身操等轻量级的运动方式,以及羽毛球、网球等社交型运动方式也受到了女性的青睐。针对不同类型运动,应着重研究如何降低受伤概率。
研究趋势二:运动损伤的治疗研究向女性领域延伸
现阶段,大多数运动损伤治疗的方案都是主要针对男性开展研究,缺乏对于女性身体部位的治疗方案研究。未来将更多地聚焦于男性和女性受伤情况的差异,针对女性身体结构及易受伤部位进行治疗技术研究。
研究趋势三:运动损伤的康复研究中重视女性性别差异
现阶段的康复方式研究,局限性较大且不是针对女性群体特征。在康复计划中需要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以确保女性能够顺利恢复并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
研究人员应进一步关注女性运动损伤领域的相关问题,通过加强合作,提供多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同时,需要政策制定者通过有影响力的政策成果促进女性运动安全和进行有效伤害预防,从而使更多的女性参与体育运动,进一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进步。应在保障女性运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体育在女性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女性充分参与体育运动,实现女性和体育之间的交叉赋能与相互促进,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女性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