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程浏可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高价值专利同比增长60%……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上海安宇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宇峰”)取得了颇为亮眼的成绩,而王海云正是这家集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头雁”。
安宇峰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海云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松江区拔尖人才、“感动松江道德模范”等荣誉。从站在三尺讲台到投身汽车制造行业,从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到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大家庭”,王海云不仅自己一路突破,也带领着企业不断创新进取、转型升级。
一颗红心立志创业报国
“实业兴邦,创业报国。”回想起创业的初衷,王海云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首先提及的依然是她一直铭记在心的这八个字。
王海云在大学时,本科主修机械工程专业,随后又攻读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王海云选择在高校任教,几年的教学生涯,她收获了“最受学生欢迎老师”等诸多荣誉,但王海云并不甘于现状。
2008年,王海云离开了讲台,投身制造行业,创立了上海安宇峰实业有限公司。“我们的目标客户是整车厂,他们看中的是规模和硬件,初出茅庐的我们还没有这些优势。”王海云的热情和坚持没有被种种困难磨减丝毫,她白天带着技术人员一头扎进研发,打磨产品,晚上则独自复盘,思考到深夜。终于在2010年,安宇峰抓住了上汽建立自主品牌的契机,拿到了第一个项目。
十几年的创业发展,安宇峰已从当年注册资本仅50万元的小微传统企业发展成为行业技术领先、客户覆盖国内外众多一流主机厂的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60余项、高新技术转化成果1项,先后获得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松江区“专利试点企业”等荣誉称号。
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王海云深知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安宇峰设立了各类专项技术创新奖金,打造人才“蓄水池”,不断吸纳行业专家和技术带头人,同时鼓励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鼓励所有员工立足岗位,提报现场改善合理化建议,坚持举办“技能比武大赛”,为员工切磋技艺、交流技术和展示技能搭建平台,还组织“岗位培训”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员工创新意识,为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健康推行打下坚实基础。
安宇峰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对新能源汽车要求外观更时尚、性能更好、重量更轻的技术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我们用强度更好、质量更轻的新技术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同时通过产品设计以及新工艺的革新,满足消费者对未来汽车更安全、更智能和更环保的需求。”王海云说,如今的安宇峰不负期待,产品全面开花。
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搭载安宇峰首创贯通式电动对开门铰链的车型官宣上市,获得广泛关注。此款铰链是安宇峰在产品研发技术上取得的最新重大突破,作为该款国内行业首创前后双侧摇摆门开闭件的设计与研发合作方,安宇峰在此款车型上充分展现了汽车开闭件领域龙头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做有担当、有温度的企业
“建专注产品、深耕管理的好工厂,创关怀员工、服务社会的好企业。”这是安宇峰的愿景。在王海云看来,一个企业要“形神兼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企业文化是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内核。
身为党员的王海云不忘初心使命,2018年安宇峰党支部成立后,王海云作为支部书记积极探索适合“两新”企业经营发展特点的党建工作方法,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提出“红色创意库”专项激励方案,落实“党建+科创”双融合机制,在多个项目攻关上再次取得突破。
同年7月,“王海云书记工作室”成立,借助这一平台,王海云不仅共享了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总结的“5P1C”管理模式,还围绕经营管理、党建创新打造“云课堂”项目,同时推出“海云手记”专栏,通过智慧分享和经验传承促进企业以及“两新”支部之间的互学互补。
此外,2021年,在佘山镇党委规划下,“峰创智汇”党群服务站建立,推出“双创谷”“云课堂”“爱驿站”“文体苑”四大服务项目。这里不仅有24小时峰创“街柿”便利店全力保障园区职工餐食冷暖“最后一米”的“硬服务”,也有微草志愿者为职工群众纾困解难的“软服务”。
在王海云心中,中华儿女骨子里勤劳、勇敢、善于创新的精神能在压力下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没有不好的形势,也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和生命力,任何行业、任何产品都有值得挖掘的创新点,只要敢于突破固有观念。”王海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下一步我们要瞄准‘AI+管理’,进一步提高效率,在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上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