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谊不落幕 他日再相逢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侧记

    这是二月十四日拍摄的各体育代表团入场环节。当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在哈尔滨举行。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孔一涵

  冬去春来,在松花江畔,火炬熊熊燃烧。

  2月14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行。

  过去的7天里,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共聚冰城,用奋力拼搏的汗水、挑战极限的勇气,诠释着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内涵。

  场内,雄壮的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健儿斩获32枚金牌、27枚银牌和26枚铜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其中,19枚金牌有女性运动员的参与:她们在冰面上驰骋冲刺,在雪坡上跳跃翻转,与男性运动员接力飞驰。

  四次征战冬奥会的徐梦桃亚冬夺金,为个人全满贯补上最后一块拼图,她希望,尽最大努力去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怀揣对滑雪的热爱再度向最高发起冲击。

  中国代表团旗手刘梦婷两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她说:“马上就要去加拿大参加一站世界杯比赛,之后还有在欧洲举办的世锦赛。我会按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走上更大的舞台。”

  中国姑娘们一次次突破极限,一次次战胜自己,也激励着更多女性参与体育、追求卓越。

  伴着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声,各代表团的旗帜与运动员步入场馆。不分国度、不分年龄,拥有着对冰雪运动相同热爱的运动员们彼此拥抱,拉手起舞。在本届亚冬会的赛场上,亚洲运动健儿们用汗水与努力一点一滴创造出冰面雪道的滚烫印记。中国台北队、泰国队和菲律宾队都实现了亚冬会奖牌零的突破。其中,菲律宾队在男子冰壶决赛中击败韩国队夺金,宣告首个来自热带的亚冬会冠军诞生。“我们的故事可以向大家证明,虽然没有高山和积雪,但只要有一块冰场,我们也可以参与冰雪运动的竞争。”菲律宾男子冰壶队选手本乔·德拉门特说。

  从播种友谊到收获成长,所有的春天都将如约而至,所有的期待都将奔赴圆满。

  场景变换,在音乐声中,本届亚冬会的志愿者和运动健儿携手登上舞台,一幕幕亚冬会中的暖心场景再次上演。观众服务领域的志愿者为观众提供咨询、解答疑问;担任出入引导的志愿者指示清晰、引导规范,保障人流秩序井然;负责运动员服务的志愿者,时刻关注并及时补充运动员用水、茶歇、卫生用品等,送洗衣物毛巾……来自五湖四海的5875名志愿者,用无私奉献与辛勤的付出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本届亚冬会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从幕后走向台前,接受献花仪式。千言万语,凝结为一句最简单却饱含深情的“谢谢你,志愿者!”不同语言的感谢之声在会场中回荡,志愿者的笑容与运动员的汗水汇聚成爱的海洋,共同编织出亚冬会难忘的记忆。

  台前与幕后,赛场与城市,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温暖时刻在屏幕上显现:赛场上运动员们激情澎湃;赛场外哈尔滨市民的笑脸热情洋溢;各行各业从业者,在风雪中坚守岗位,在深夜中默默奉献……冰天雪地中,暖心善举流淌着温情、洋溢着活力,成为本届亚冬会最珍贵的记忆。

  随着亚奥理事会会旗由哈尔滨传递至下届亚冬会东道主沙特代表手中,亚冬会的哈尔滨时间就此结束。

  音乐长廊的大雪人在暖阳的轻抚下,一点点失去往日轮廓。雪人升腾的冰晶,一边消散,又一边汇聚,化作对亚冬会的深情道别,凝为对“万物春生”的守望。冰雪芭蕾舞者与手提冰灯的孩子们绕冰灯起舞,守护点亮的那份冰雪梦想。燃烧了8天的哈尔滨亚冬会主火炬塔“雪韵丁香”缓缓熄灭,冰灯光芒灼灼常明。这光芒不仅象征着冰天雪地中绽放的体育荣光,更代表着亚洲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

  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语言,体育能够打破文化、语言和地域的隔阂,体育盛会也承载着促进文化交流的使命。在亚冬会上,各国家地区的人们在竞技中彼此成就,在交流中加深互鉴。火炬虽已熄灭,但这份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宝贵情谊将永不落幕。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情谊不落幕 他日再相逢 2025-02-15 2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