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b.jpg)

■ 宋晨
去年11月,我国发射的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托举着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扶摇直上。你相信吗?虽远在太空,但它能精准探测地球上海水盐含量的变化。
“卫星入轨后,我国高精度全球海洋盐度探测能力不再是空白。”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研制团队的专家叔叔介绍,这颗卫星能精准探测到1000克海水中0.1克盐含量的变化。
原来,在海洋动力环境中,“温、盐、深、风、浪、流”是读懂海洋密码的关键要素,其中海洋盐度的测量是海洋探测的一大难关,全球尚未有大范围连续稳定的高精度海洋盐度探测数据。
小朋友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要测量海洋盐度。其实,测量海洋盐度的作用就好比“测量人的体温”,海洋盐度数据能在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预报、短期气候预测、极地海冰监测、台风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如何知道海水有多咸?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实打实的技术难点。经过大量仿真试验,研制团队最终确定了探测技术方案。
这颗卫星上天后能干啥?研制团队的专家叔叔风趣地说:“它工作时就如同一名‘老中医’,能对全球海洋‘望、闻、问、切’,全面获取海洋盐度探测所需数据。”
“望”,即在“太空视角”,对全球海洋进行大范围的连续观测。
“闻”,是综合孔径辐射计、主被动探测仪中三个被动探测仪均在“收听”海面微波信号。
“问”,由频谱监测仪完成,它可以固定工作在L波段,不仅能分辨“音色”,还可识别位置,如同询问“干扰源在何方”,精准锁定干扰信息,帮助科研人员排除射频干扰。
“切”,通过向海面发射微波信号,测算信号遇到海面波浪等发生的后向散射系数,如同“伸手摸”海面的“皮肤状况”,用来探测海面粗糙度。
上九霄、观沧海,我们一起期待这颗卫星传来更多大海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