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初春的乌鲁木齐,阳光洒满街头。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一家“石榴花”巾帼家政服务站内,几名身着统一制服的阿姨正忙着整理工具包,准备前往客户家中提供保洁服务。站长阿依古丽·买买提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自从加入了‘石榴花’巾帼家政品牌,我们的服务更规范了,客户也更信任我们了。现在每个月收入稳定,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近年来,新疆妇联紧紧围绕“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目标,聚焦“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以“石榴花”巾帼家政品牌为抓手,通过重引领、畅渠道、强培训三大举措,不断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家政服务需求,让“小家政”托起“大民生”。
重引领:增强品牌建设意识
“家政服务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妇女就业的重要渠道。”新疆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增强“石榴花”巾帼家政品牌建设意识,新疆妇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区设立207个社区(村)家政服务站点,有效解决了妇女群众及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新疆妇联注重发挥“头雁”效应。通过举办6届巾帼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推送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大赛,选报26个案例参与全国妇联“巾帼家政、匠心风采”案例征集活动,成功打造了3家国家级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2家自治区级标准化企业以及22家A级企业。
买然古丽·阿不都拉2007年通过妇联组织的招聘会进入家政行业。经过多年努力,她于2019年创办新疆伍拾陆朵花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并开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她的企业被评为“地区级劳务品牌企业”,她本人也获得多项荣誉。
“爱之星”“好朋友”“海曼如家”……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家政品牌,如今已成为新疆家政服务的“金字招牌”,65家巾帼家政企业上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全国巾帼家政服务机构查询”服务专栏。
畅渠道:赋能品牌建设动力
为畅通家政服务供需对接渠道,新疆妇联联合发改、民政、商务等部门印发自治区“家政进社区”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社区+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推荐就业”模式,采取分时段、就近灵活等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便捷家政服务。
此外,新疆妇联以“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为契机,命名46个“石榴花”巾帼创业创新家政就业培训基地,并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石榴花·巾帼贷”系列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60.343亿元,受益妇女达3.31万人次。
在就业对接方面,新疆妇联举办“春风送岗·巾帼暖心”女性专场招聘会、家政服务行动专场招聘会等780余场次,提供岗位近7.8万个,实现就业2.5万余人次。同时,指导开展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6.3万余人。
强培训:厚植品牌建设优势
“以前在家带孩子,没有一技之长,参加了‘石榴花’月嫂培训班后,不仅拿到了证书,还找到了工作,每个月能挣5000多元。”来自喀什的阿曼古丽·吐尔逊自豪地说。
为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新疆妇联大力推进“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选派50名家政经理人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家政经理人培训班,并联合新疆女子职业培训学校举办“南疆农村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班3期,帮助近百名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
来自乌鲁木齐的王卓曾是新疆科学院幼儿园的一名幼师,2020年年底,她参加了“石榴花”巾帼家政培训班,毅然决定投身家政培训行业。凭借丰富的育儿经验,王卓从一线家政服务员做起,逐步成长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兼职教师,并开发了多门家政培训课程。
截至目前,全疆各级共举办家政服务类培训班400余期,参训人数达1.5万余人次。同时,新疆妇联加大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培育力度,为“石榴花”巾帼家政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搭平台:打造妇女就业引擎
春节前后,家政服务迎来热潮。60岁的张大妈第一次预约家政保洁服务,4个小时就完成了全屋清洁。“我很满意,以后有需要还会再请家政服务员。”她笑着说。
自2023年起,新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空间整理收纳服务,这一新兴职业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看着自家的所有衣服被整理得整洁有序,乌鲁木齐市民马晓燕不禁感叹:“这钱花得值!”
“以前找工作难,现在家门口就能学技能、接订单,生活有了保障。”喀什地区家政服务员买然古丽·阿不都拉感慨道。从社区家政服务站到农村妇女技能培训班,从“石榴花·巾帼贷”到“家政进社区”……新疆妇联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家政服务成为妇女就业的“新引擎”。
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石榴花”巾帼家政品牌正如火红的石榴花一样,绽放出勃勃生机,为千家万户带来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