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晓春
本研究以1950—1975年出生的群体为研究对象,该群体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并经历了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一孩”政策的实施阶段,成为该政策的主要目标群体,从而形成了中国首批“少子老年人”。2010—2035年,这一群体将逐步进入老年阶段,他们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赡养父母的最后一代人,同时也是首批因子女数量减少而面临赡养资源不足的老年人群体。这一现象给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1982—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其他一些数据,采用队列分析方法,系统描绘并深入分析了该群体的生命历程。研究重点关注了计划生育政策对其婚姻与生育行为的影响,以及一系列历史事件对其受教育水平、就业状况、行业分布、人口迁移及城乡分布格局的塑造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对其家庭结构、居住模式、健康状况及失能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探讨了其潜在需求。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以期为应对“少子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挑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来源:《社会政策研究》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