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不久前,在重庆市綦江区妇儿活动中心关爱困境儿童委员工作室,一场“亲子”活动热闹上演,困境儿童与“委员家长”、爱心妈妈、志愿者聚在一起,现场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据了解,“委员家长”是一群来自政协委员群体的困境儿童“特殊家长”,这是重庆市綦江区开展关心关爱儿童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截至目前,綦江的“委员家长”已有近百人。
2024年年初,以妇联界别为主,綦江区精选不同行业背景,具备爱心且对关爱儿童工作有热情、经验丰富的9名政协委员加入,打造关爱困境儿童委员工作室。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在政府给予一定生活物资保障后,还存在亲情缺失、家庭监护不力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綦江区妇联主席、关爱困境儿童委员工作室负责人赵娅梅担忧地说。
为此,委员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关心关爱困境儿童活动。据介绍,去年以来,关爱困境儿童委员工作室持续开展“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团辅活动,对108名儿童开展心理测评、个人辅导服务,助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创新开展“渝好”欢跑团、欢唱团活动,增强儿童社会实践能力。
对于特殊困难儿童,委员工作室还开展精准帮扶。比如,在石壕镇联合爱心人士为特殊儿童送上生日祝福,共度一次难忘的生日,建立5个爱心书房,联合区关工委组织25名儿童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暑期夏令营等,增长了儿童阅历、丰富了儿童视野……
与此同时,入驻工作室的委员也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带头与困境儿童结对,开展走访慰问、入户关爱等活动。比如,綦江区政协委员杨世霞作为中学心理教师,利用专业知识,入户开展心理疏导,关爱儿童20多次;从事社会工作的委员孟永丰则走访入户,为困境儿童送上暖心慰问30多次。
在关爱困境儿童委员工作室的感召下,綦江区已有98名政协委员陆续加入,成为困境儿童的“委员家长”,与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存在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结对关爱,入户与孩子进行亲情沟通,了解孩子在学习及思想等方面的情况,提供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关爱陪伴、家教指导等。
关爱困境儿童委员工作室也围绕家庭教育指导、关爱服务引导、心理健康辅导等,为“委员家长”提供系统指导和培训。
“我们希望以家长的身份走近孩子身边、走进孩子内心,通过一系列爱心活动,切实回应孩子的期盼,关注儿童的内心,反馈社会的需要,构建起困境儿童身有人护、心有人爱、难有人帮的格局。”赵娅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