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心语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这一身份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政协委员不仅是社情民意的“传声筒”,更是推动政策落地的“行动者”。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创始人翟美卿近日来到湛江开展调研,收集一线声音。
在一场心理健康调研座谈会上,翟美卿与霞山区教育局干部、教师代表深入交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了解到当地亟须人才、资金的扶持,并希望引入香江优质的心理课程和服务的需求。“通过调研,我了解了一线的状况,收集了基层的需求,为建言献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翟美卿说,“今年全国两会,我将提交提案: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国立法,对薄弱地区实施专项支持,让‘心灵感冒’也有‘医保体系’!”
深入基层问需求
过去一年,翟美卿步履匆匆,深入多地调研。作为广东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她重点关注民营企业的相关情况,并走访了协会中与地产行业相关的会员企业,深入了解行业面临的问题和企业的诉求。作为全国第一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翟美卿还长期重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因此,她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专题视察活动,走访广东多地的学校、社区和企业,感受广东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翟美卿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今年她将带至少4份提案赴京参会,主要围绕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立法等领域。“这4份提案都是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的,希望能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关注孩子助成长
翟美卿向记者重点介绍了自己长期重点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话题。她表示,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关注,中小学生存在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建议推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立法,明确各方责任,建立统一标准,强化家校医社协同,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筑牢法治保障。
为保障薄弱地区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翟美卿建议,在推动全国性立法的同时,应制定针对薄弱地区的专项支持政策,如增加财政拨款、提供师资培训、建立远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等。在财政拨款方面,国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薄弱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配备专业设备、建设心理辅导室,以及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她指出,薄弱地区往往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因此,国家可组织跨区域的师资培训项目,邀请专家团队深入薄弱地区开展培训,提升当地教师的专业水平。最后,要确保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通过动态评估和纵向追踪,确保薄弱地区的学生能够真正受益。
翟美卿说,接下来,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将继续做好平台搭建和服务工作,与众多爱心企业一起,发挥在乡村教育公益领域深耕二十年的经验和优势,把最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最前沿的教学实践、最广阔的公益资源和乡村地区深度链接,为湛江及更广泛地区的孩子们构建一个茁壮成长的温馨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有爱、有梦、有尊严!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说,这一身份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政协委员不仅是社情民意的‘传声筒’,更是推动政策落地的‘行动者’。”多年来,她始终要求自己深入基层调研,从乡村教育到儿童心理健康,从民营企业发展到公共服务均等化,每一份提案都源于实地走访和群众呼声。她说:“政协委员的使命是‘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未来,我将继续关注民生热点问题,深入调研,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提案和建议,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记者手记 /
到乡村地区,到孩子们中间去,给他们送物资送课程送关爱,与他们一起聊天、一起上课、一起玩耍。多年来,翟美卿的足迹和身影常常出现在各地的乡村学校中。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这一身份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政协委员不仅是社情民意的‘传声筒’,更是推动政策落地的‘行动者’。”采访中,翟美卿的这句话让人心生敬意。的确,在乡村教育公益领域,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翟美卿创立的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早在2018年年底就设立了香江心灵成长计划项目,是国内最早系统性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项目,现在已经服务了超过1000所小学,覆盖超过60万名儿童青少年。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她说,这是自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