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采油工赵琢萍

干一行钻一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管丽

    扫一扫 看视频

  主人公语录

  作为一名新时代石油工人,我将继续立足岗位练好技术、用好技术,为祖国的能源事业作出一份贡献,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油”。

  ——赵琢萍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管丽

  13年前,23岁的赵琢萍被分配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乡境内的英雄滩油田。这里不仅远离市区,更是一处盐碱滩,放眼望去“白花花的,连一棵像样的植物都没有”。这样的景象让赵琢萍心中五味杂陈,“我是一名‘油二代’,从小就听着前辈们在胜利油田建功立业的故事长大。”在“只有荒凉的环境,没有荒凉的人生”团队精神的支撑下,这片被称作胜利油田的“北大荒”的英雄滩油田,成为赵琢萍“石油梦”起航的地方。

  13年来,她从最基层、最艰苦的岗位做起,苦练技能,破格成为采油工高级技师,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23年,赵琢萍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25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激励着我立足岗位,通过创新成果的研发与应用,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让老油田焕发新生机,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

  从“门外汉”到“技能大师”

  “我虽然在油田长大,但对油田的各项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创新成果丰硕的“技能大师”赵琢萍,刚入行时却完全是个“门外汉”。

  赵琢萍是会计专业出身,入职前对机械制图一窍不通。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她选择了最费时费力的“笨办法”——先在纸上打草图,再绘图。“每天画两张图,我坚持了600多天,画了1200多张图。”经过上千次的练习,赵琢萍练就了“一眼成图”的本领。

  为了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白天,赵琢萍穿梭在井场之间,换盘根、调平衡、换电机,手被磨出泡、搓破皮成了家常便饭;晚上,她拿起笔画流程图、零件图,自学制图软件,一学就学到深夜。

  入职第4年,赵琢萍在河口采油厂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此后,她把每一次竞赛都当作磨炼技能的机会,先后获得胜利油田第五届劳务派遣工职业技能竞赛金奖、女子技能拉力赛第一名。

  勇攀技术创新高峰

  “作为一名采油工,用创新解决生产难题更有价值。”身处平凡的采油工岗位,赵琢萍一边苦练技能,一边秉承“干一行钻一行”的信念,用技能报国。

  2019年前后,油田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为了适应这一新变化,赵琢萍主动学习信息化管井的新理念、新方法。一次生产运行会上,她接到了一个任务:“利用信息化数据精准预警生产故障”。

  预警什么?怎么预警?标准怎么定?赵琢萍的脑海里全是问号。一次偶然的机会,赵琢萍在分析油井筒内结蜡导致油流通道堵塞,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原因时,突然冒出萌生了一个建立“结蜡预警模型”的想法。

  随后,她从一口井做起,综合电流等6个关键参数,建立试验模型。

  刚开始建立的模型预警准确度不高,赵琢萍就根据近一年的运行参数变化,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反复推演。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20天后,第一口井的首个结蜡预警模型成功了。随后,她和同事们又没日没夜地奋战一个多月,为英雄滩油田140多口井建立了模型。

  2019年,该模型应用后,当年精准预警了42井次,躺井同比减少了10井次。近年来,赵琢萍带领团队研发了“皮带打滑预警”“稠油区块洗井预警”等17项数字模型,推动英雄滩油田大359块“双低”单元年增油2万多吨,创效300余万元;提出太平油田沾18区块整体提升方案,节省成本近200万元;成立管区热洗运行专班,一井一策制定热洗方案,年减少躺井10余口,年创效200万元。

  立足岗位握好“接力棒”

  “得益于油田顶层设计的人才培育政策,2022年,我被聘为油田采油工技能大师。”对赵琢萍而言,“技能大师”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她参与人才培养、推动职工技能成才的“号角”。

  “不做独木做沃土,让百花齐放才更有作为。”作为一线青年工人,赵琢萍仔细了解员工们的技术需求,并编写了“点餐式”个性化教案,年授课累计236课时,培训员工1800余人次,大幅提升了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助力2024河口采油厂采油工(信息化)大工种技能等级认定通过率达到84.3%的历史新高。

  同时,赵琢萍全力做好技能传承。5年来,她共签约带徒34人,其中2人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人在胜利油田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去年,她将“进一步完善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为高技能专业人才成长提供支撑保障”的建议带上全国两会。

  赵琢萍表示,通过前期调研,她注意到,基层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还存在自身定位、工作目标、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对此,她提出了诸多建议,比如将创建工作纳入企业创新工作总体规划,从场地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设备设施、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在本企业、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推广;加大领衔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其综合能力锻炼……

  “作为一名来自石油生产一线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我深感肩头责任重大。”赵琢萍说,“同时,作为一名新时代石油工人,我将继续立足岗位练好技术、用好技术,为祖国的能源事业作出一份贡献,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油’。”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干一行钻一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管丽2025-03-05 2 2025年03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