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永恩

陈曼琪

吴以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
风起岭南,潮涌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与创新改革的前沿阵地,也汇聚着众多女性的智慧与力量。生活、工作在这片热土上的女代表、女委员,生动谱写了巾帼奋斗的辉煌篇章,成为新时代的亮丽风景线。
值此全国两会之际,她们纷纷发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
女性为湾区城市发展增添“温度”
“如火如荼、活力激荡、日新月异,是近年来我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直观感受。”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说。
作为在深圳扎根30余年的政协委员,吴以环参与、见证了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更见证了大湾区女性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巾帼先锋”。“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这里孵化了40余个女性创业团队,其中近半数来自港澳台;在科研领域,涌现了像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卢宇彤等大湾区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勇闯科研‘无人区’,撑起了科技创新的‘半边天’。”
“大湾区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不仅需要钢筋水泥的‘硬联通’,更需要情感共鸣的‘软连接’,而这正是女性特质禀赋的优势所在。”吴以环表示,当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在科创前沿、治理一线、交流舞台,她们带来的不仅是半边天的力量,更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温度和发展智慧。
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融合、制造业、未来产业、实验室经济等内容一直是吴以环履职建言的重点领域。她建议,要持续深化区域协同,不断推动三地在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一致性,进一步减少制度壁垒,探索三地政策“最大公约数”;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湾区化”升级,不断打造港澳居民“进得来、留得下”的优质生活圈。
大湾区将成为妇女事业发展新高地
“大湾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热土,更是凝聚妇女力量的平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表示,大湾区为妇女提供了广阔的职业与生活交流平台,她们在区域融合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香港在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大湾区经济协作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陈曼琪说,两年前,她提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女子学院”的建议得到了采纳。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湾区妇女交流,促进她们在职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而今年,她建议强化女子学院的国际化元素,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借助巾帼力量向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大湾区各城市间的交流日益加强,活跃其中的不仅有物流、资金流,更有家庭流。”在大湾区从事法律行业30多年,诸多跨境婚姻家庭案件让陈曼琪感受到,跨境婚姻加深了湾区的一体化联系,但跨境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也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她建议建立一站式处理跨境婚姻家庭事务纠纷的联动化解机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家庭综合调解服务中心,为妇女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陈曼琪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关注大湾区妇女的发展需求,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更多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政策和项目落地实施。“今年是北京世妇会召开三十周年,期待香港能够利用好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巾帼力量,向世界讲述中国妇女故事,展现中国妇女风采,大湾区将成为妇女事业发展的新高地,为妇女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生活。”陈曼琪说。
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
“2024年10月,由澳门社会工作局资助、澳门妇联广东办事处营运的‘横琴澳门新街坊家庭社区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中心坚持‘家庭为本、儿童为重、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为联合’的理念,助力琴澳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监事长容永恩介绍。
这是两地妇女交流活动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澳门妇联扎实推进的实务工作。就在近日,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的称号。
“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澳门妇联总会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为推动居民了解、融入合作区,率先设立广东办事处,以大湾区居民利益为依托,结合澳门妇女组织和横琴空间资源的优势,为合作区万千家庭提供适宜服务。”容永恩说。
容永恩表示,近年来,国家为澳门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工作的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涉及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特别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地与澳门法律制度的衔接问题,以及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具体操作,成为影响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尚需破解的“堵点”。因此,她及其他澳门地区代表在全国两会上也提出了许多建议,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融互通。
展望未来,容永恩认为,澳门与内地法律制度的衔接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这不仅关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澳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和作用。“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寻求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和解决方案,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