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宣布中国将于下半年在北京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田梦迪 蔡冷玥
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外交主题记者会现场,数百名中外记者齐聚于此。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会上表示,1995年,中国承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之际,为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倡议,中国将于下半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
30年前,北京见证了世界妇女追求平等的决心。30年后,各方将再次聚首北京,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多位外国媒体记者认为,全球妇女峰会在中国再次召开,有助于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期待看到更多女性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为女性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来自伊朗的《德黑兰时报》记者马哈兹·阿布迪回忆道:“去年妇女节,我参加了由中国外交部女发言人组织的一日游活动,同行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女外交官和女记者。想象一下,一整列火车上全是女性,那个场面多么特别!我们交流了很多观点,也从彼此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次全球妇女峰会不仅会对我们国家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许多其他国家。中国在推动妇女发展方面堪称众多国家的榜样,很多女性担任重要职位,我们会向中国学习,相信我国女性也将从峰会成果中获益。”马哈兹·阿布迪感慨道。
尼日利亚通讯社记者奥卢瓦布萨约·奥尼贾拉表示,“我觉得中国和尼日利亚可以在女性事务方面开展合作,举办关于女性的各类论坛,这将为女性提供一个很好的协作与讨论平台。女性能通过平台更好提升自我,这些活动和合作也能为女性带来更多机遇。”
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
“在塞内加尔,妇女发展状况随着时间推移取得了一定改善。”塞内加尔《南方日报》记者法图·迪亚耶表示,“然而,传统观念仍是阻碍女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女性在参与决策时仍受到一定限制,部分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我期待2025年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能够进一步推动全球妇女地位的提升,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为女性创造更公平、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俄罗斯报》记者扎杰拉·斯威特兰娜则将视角聚焦在经济合作领域:“中俄两国女企业家应当加强与小型企业的沟通交流,携手合作,带领设计师们共同开拓全球市场。我相信,这样的合作对两国而言都意义非凡,充满无限潜力与机遇。”
谈及此次全球妇女峰会,扎杰拉·斯威特兰娜语气高昂:“我希望能从这样高规格的盛会中感受全球妇女发展变化。同时,我也衷心希望全球妇女峰会能够成为推动女性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全球女性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助力女性在各个领域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我非常期待全球妇女峰会的召开,期望能借此机会制定更多政策,推动全球范围内妇女在最高政治层面的参与。”安提瓜和巴布达“我们人民”安提瓜广播电台记者佩特拉·费奥娜·威廉姆斯说。
佩特拉·费奥娜·威廉姆斯表示,期待能在峰会更多讨论并制定配套政策,为职场女性提供支持服务。“作为家庭养育的主要承担者,女性常常因这一角色而在职业发展中受限,她们需要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实现职业理想。我希望此次全球峰会能够探索更多机制,支持女性在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还能在职场中充分发挥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些问题对女性至关重要,期待峰会能带来积极的改变。”
引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
30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支持联合国妇女署工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了100个“妇幼健康工程”,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多万名女性人才。
来自纳扎尔传媒网的记者加济扎·乌扎克满怀期待地说道:“我期待通过这次峰会,提升我们国家女性的健康水平和就业机会。”她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国家女性对峰会的共同期盼。
“我非常期待这次全球妇女峰会!我认为当下女性在全球范围内还并未完全拥有平等权利,所以召开这样的会议意义重大。这能让更多女性拥有学习和工作的权利,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保加利亚《言论报》记者塔尼亚·格卢赫切娃激动地说。
科特迪瓦《博爱晨报》记者莫里巴·萨诺科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借助下半年即将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这一国际平台,领略来自世界各地女性的卓越风采,共同见证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