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建议:

补齐“劳动教育”短板 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当前,未成年人游戏成瘾、厌学、电子产品依赖等系列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娟说。今年全国两会,她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劳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杨娟看来,关键要强化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把劳动教育的短板补起来。

  杨娟调研时发现,社会对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家长和教师仍存在“重智轻劳”观念,劳动教育常被文化课挤压,导致课时不足或随意被占用;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尚不完善——劳动实践内容多为短期、零散的“拍照打卡”式任务,缺乏系统性设计,难以真正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同时,由于目前劳动教育资源保障较薄弱,学校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简单化活动,限制了劳动实践的深度。

  杨娟建议,未来应强化政策支持,确保劳动教育的课时、师资、经费落实。加强家校社联动,开展“家庭劳动日”、社区志愿服务等,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创新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基础劳动+职业体验+科创实践”多元课程体系,结合地域特色设计项目;引入劳动档案袋、过程性记录等动态评价方式,量化学生劳动态度、技能提升等,与升学评优适度关联,与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挂钩;建立校内外劳动基地,利用VR技术模拟实践场景,突破空间限制;拓展校企合作、社区服务等实践渠道,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补齐“劳动教育”短板 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2025-03-12 2 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