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朝阳温暖光 共筑成长彩虹桥

——全国妇联机关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动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妇联党组大力推动、带头结对,机关近800名干部职工踊跃参与、争当爱心妈妈,各部门单位立足岗位、发挥专长、结合实际探索各具特色的工作方法,共开展关爱服务活动200余次,1万余人次受益,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不断送到留守困境儿童身边,筑起一座座心手相牵、护航成长的彩虹桥。

  离退休干部局:从心出发 向爱而行

  离退休干部局16名党员干部满怀颗颗爱心走进山西省平顺县,与25名留守困境儿童爱心结对。

  “4个多小时的高铁加两个多小时崎岖颠簸的盘山路,赶到石城时早已疲惫不堪,但看到孩子们天真的脸庞和期待的眼神,我们又振奋起来。”回忆起与结对孩子的首次“爱的互动”,党员们仍然历历在目。

  大家纷纷化身“勇气阿姨”“金豆叔叔”,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猜谜语、“抢”凳子、唱歌曲、送礼物……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集体生日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最高潮。当看到孩子们写下“我想爸爸妈妈回来”的心愿时,当听到孩子们开心大喊“我好久没吃过生日蛋糕”时,当感受到孩子们打开“爱心包”礼物的惊喜时,当尝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喂到嘴里的蛋糕时,在场的党员干部无不动容。

  通过实地调研,离退休干部局的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关爱需要长久的坚持和细腻的传递,于是建立了“每周沟通联系、每月寄写爱心卡、每学期写信鸿雁传书、每半年面对面关爱”的工作模式,确保关爱行动持续有效。同时,推动当地开展爱心妈妈赋能培训;主动对接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发起的“巾帼牵手计划”,链接公益组织签署合作协议等,争取更多专业服务资源。

  机关一些离退休老同志了解到这项工作后,也主动参与进来。80岁的全国妇联原党组书记黄晴宜带头为孩子们摘抄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暖心寄语。平均年龄96岁的离休支部老大姐精心挑选图书,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还有的老同志亲手为孩子们制作可爱的手工艺品。大家欣喜地看到,撒下的种子已渐次开花。

  “我们结对的一名11岁女孩,父亲过世了,她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生活。去年夏天,她到北京参加比赛,我们为她准备了参赛的新衣服,为她加油打气,并带她到博物馆参观。即将返程时,她给了我一个羞怯的拥抱……”春节前,孩子们有的自己录了拜年视频,有的写信把快乐分享给关心他们的爱心妈妈们。“这些拥抱、祝福、分享,是我们作为爱心妈妈收到的最好礼物。同全国妇联近800名爱心妈妈一样,我们付出着爱,同时也被孩子们照亮!”离退休干部局负责同志激动地说。

  中国儿童中心:把关爱做到实处 让服务暖到心坎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小芬(化名)父母双亡,一直由伯伯家抚养。小芬平时不爱说话,也不愿与人交流。通过中国儿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爱心妈妈的几次结对关爱后,小芬渐渐有了变化。一天,小芬在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即跑上前拉住她的手,轻声地叫着“妈妈”,爱心妈妈惊喜地一把抱起了小芬……

  “关爱服务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孩子也逐渐活泼开朗起来。”这名爱心妈妈高兴地说。

  按照全国妇联党组部署安排,中心与山西省永济市、岢岚县携手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

  强化使命担当,用务实行动守护儿童健康成长。中心找准关爱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88名干部报名参加永济市“一对一”结对关爱,55名青年担任与岢岚县团体结对关爱的志愿者。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与家庭和儿童工作部、机关党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合开展“关于留守困境儿童发展需求与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状况”专项调研,为做实做细做好结对关爱工作提供支撑。

  发挥专业优势,为提升关爱服务水平蓄力赋能。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组织当地爱心妈妈及留守儿童监护人共计1000余人次,共同学习儿童心理健康课程。2024年教师节前夕,15名青年教师赴永济市开展支教,为孩子们带去音乐、美术、跆拳道、足球等多元兴趣课程。其间,中心教师与结对儿童监护人、当地妇联干部、执委或所在学校老师充分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开展面对面辅导培训,促进关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以前做爱心妈妈时没有太多方法,跟孩子交流也不知道哪些话题更适合,通过参加培训,学到了许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当地妇联执委表示。

  “有的留守儿童原本不喜欢交流,抗拒参加活动,通过几天的相处,会主动询问同学是否需要帮助了!我们在孩子身上发现了无限的可能性。”中心支教老师说。

  做好爱心助力,为孩子们送去实实在在的温暖。中心先后向两地捐赠2000余册图书和杂志、130套科普玩教具,通过“六一”慰问、法治宣讲、暑期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传递到孩子们手中。寒假期间,为两地妇联提供《6—12岁儿童健康情绪培养系列微课》《农村未成年人自护视频》等线上课程,共同做好寒假儿童关爱工作。中心爱心妈妈与当地儿童建立常态化联系,有的为孩子购买图书、玩具,有的邀请当地儿童与自家孩子通话聊天,互致关心问候。“爱心妈妈不仅传递着爱与希望,更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同志们纷纷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好儿童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处理、家庭教育指导等系列课程资源,深化开展好‘苔花绽放’、‘双助’支教等公益活动,进一步提升关爱服务的实效性和持续性,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中心负责同志满怀信心地展望。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用心用情伴成长 多元关爱暖童心

  “爱心妈妈像真正的妈妈一样贴心,以后遇到困难我再也不会害怕了。”

  “因为您的爱,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

  今年元旦,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妇基会)的爱心妈妈们收到结对孩子精心制作的爱心卡片,更多的孩子表示,要努力学习,回报爱心妈妈的关爱。

  “公益的魅力在于助人自助,当孩子紧紧抱住我问什么时候再来时,我真的要流泪了。”参与结对的同志说。

  妇基会积极发挥国家级公益平台作用,由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带头,与河南省林州市的21名孩子结对,做实做细爱心妈妈关爱服务,用心用情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强调“精准帮”,积极认领孩子们的“微心愿”,协调爱心企业提供学习套装、书包水杯、御寒毛毯、冲锋衣等物资;精选捐赠《百年百首童诗》《小学生安全知识手册》等图书,通过举办集体生日会、开展共同朗诵一首诗等活动,增进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新学期为孩子们讲授“开学第一课”,带领他们认识中国地图,感悟安阳殷墟文化、重温林州红旗渠精神;新年伊始,给孩子们赠送礼物、试穿新衣,手写新年贺卡,鼓励他们勇敢追梦,做自己的“小太阳”。

  突出“联动帮”,与当地妇联、学校、林州市爱心妈妈团队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沟通、信息共享,动态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学习情况,形成“精准支持+长效陪伴”的服务闭环。协调公益资源,向林州市妇联捐赠价值17.5万元的款物,支持当地爱心妈妈开展活动;年末开展“把爱带回家——新春送关爱”公益行活动,为爱心妈妈送去“母亲邮包”,感谢她们的奉献与付出。

  坚持“长效帮”,在当地统筹实施“爱暖万家”项目,系统赋能基层关爱队伍;开展“心圆计划”心理关爱项目,通过心理筛查辅导、健康知识宣讲等方式,助力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防护网,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回首一年来的交流与陪伴,妇基会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从最初的羞涩腼腆、不善言辞,到主动与爱心妈妈分享生日蛋糕、诉说新年愿望、勇敢表达在地图上找到家乡时的欣喜自豪,他们的变化令人欣慰。”来自妇基会一位爱心妈妈感慨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汇聚爱心力量,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助力更多孩子思想有引领、生活有帮助、学习有帮扶、安全有保障,共同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妇基会负责同志坚定地表示。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托举朝阳温暖光 共筑成长彩虹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2025-03-14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