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中找乐趣,小朋友也能看懂中国画

■ 陈若葵

  ■  陈若葵

  “让孩子看懂中国画,就是看懂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让孩子看懂中国画,就是看懂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套书以分类的形式介绍了中国画的三大画科,让孩子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美术史,理解中国画里的中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勤砚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深谙艺术养人的道理,趁着周末、节日、寒暑假带孩子奔走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欣赏艺术品。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留给我们太多的艺术瑰宝,如何让孩子看明白、喜欢看,这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如此,我们就来跟着《让孩子看懂中国画》一起探寻国画中的秘密吧!

  阅读加油站   

  《让孩子看懂中国画》系列是作家、插画师张洋专门为零基础儿童创作的一套中国画赏析指南。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美术教育学系,曾参与组织由教育部、财政部发起,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他深知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艺术知识的渴求,热衷于美术教育和推广,为孩子们打开欣赏绘画艺术的大门。他那题为《看画》的中外美术史系列讲座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他还出版了图画书《节气里的四季》,也是小读者心中的明星书籍。

  十年磨一剑,《让孩子看懂中国画》从最初策划到出版也经历了十年,是不是很难产啊?张洋花了五年时间,精心创作了这套内涵丰富、厚重,融合了中国哲学思想、文学表达、人文历史等元素内容,而在形式上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图画书,既准确传达了中国画的专业知识,又兼顾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完美地实现了给孩子讲好中国画的初衷。据了解,出版社打磨书稿、装帧设计也用了将近五年时间,其中,充满创意的设计为图书增色不少,也耗时不短;创作者还下功夫去寻获那些难以面世的精品之作,从而保证了书中画作的真迹品质、经典品质,使小读者见识到国宝级的中国画作。

  它告诉我们     

  勾线填彩的技法,墨色浓淡的变化,留白的意境,诗书画印结合……《让孩子看懂中国画》系列依照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分别独立成册,分为《状貌写神的人物画》《寄情寓意的花鸟画》《可居可游的山水画》,每本书按照题材和历史发展脉络精心编排章节内容,涵盖了各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画家及其代表作,确保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它们在小读者面前打开了一个个神奇的艺术世界:人物画,几笔勾勒出人物神韵;花鸟画,寄情寓意,托物言志;山水画,营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空间。从中,小读者很容易就明白了什么是画画,如何看画。

  为了让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画,作者创作了大量插图,以两位小主人公——小笔和小墨姐弟俩,以及小张老师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绘画的鉴赏之旅。小笔、小墨好像“十万个为什么”不停提出问题,这些也是小读者在欣赏古代绘画时常见的疑问。跟随姐弟俩这对小向导,小读者如同穿越时空,和130多位名家对话,在290多幅经典名画中游览,了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赏析技巧,时时就会发现画中的美妙之处,真是享受丰富的视觉和精神盛宴呀。

  小朋友都喜欢读故事,对吧?这套书正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中国画,讲解画作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的,书中还有许多精美的插画和详细的分析,帮助小读者理解复杂的艺术,消除对传统艺术的陌生感,拓宽视野;同时,在每一幅作品前都有详细的解读,确保小读者能够理解每一笔背后的深意。

  在讲解中国画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孩子比较难懂的概念或字词,作者特别设计了“画里有话”版块,解答孩子们的疑惑。比如讲到《洛神赋图》时,介绍了“赋”这种文体;说到一位画家“诗书画印兼能”时,解释了什么是“诗书画印”。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帮助小读者更好地理解与画作相关的概念、历史文化知识,对书里出现的生僻字词也标注了拼音,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而不露痕迹。

  看画看得高兴,就想动手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书中设计了一些互动版块,营造了练习与探索的氛围,满足小读者边看边动手画、亲身感受画画乐趣的愿望。比如在讲《吹箫仕女图》时,说到画人难画手这一知识点,在作了详细地讲解之后,书中准备了互动小游戏,让小读者实际操练一下,感受画手的难处。这既给了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锻炼了孩子的实践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边读边想  

  这套书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亲子阅读,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阅读和赏画中可以根据书中的知识互动做相应的游戏或实践,读书和动手操练融合,能更深入地理解画作,也有助于小朋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例如,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时,不妨引导他们思考: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其中的人物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另外,书中设计的一些小游戏能帮助小读者抓住画面的细节,比如分辨不同视角下《步辇图》的变化,这种互动是不是让欣赏过程更有趣,还能提升他们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让孩子看懂中国画》不仅是一套优秀的儿童美育读物,更像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东方与西方。在介绍中国画时,书中穿插了对同一时期西方艺术的介绍,比较了中西方艺术的区别,以及两者的交流互鉴,让小读者了解到中国山水画多注重写意与空间感,西方的风景画则更注重自然的现实主义描绘。这种文化交融的视角,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艺术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既拓宽视野,又能养成辩证思考的习惯。期待更多家庭带着孩子踏上这段美的探索旅程,于五色之中感受生活的美,滋养、温润身心。

中国妇女报新一代 新作 7在艺术中找乐趣,小朋友也能看懂中国画 ■ 陈若葵2025-03-17 2 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