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今年我们安宁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关注到了‘一老一小’的工作。今年开年,我们枣林社区就开始谋划社区的各项为民服务工作,‘一老一小’正是今年社区关注的重点。”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采访,刚刚参加完安宁区两会的区政协委员、枣林西社区党委书记黄丽娟拿起桌子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记者说。
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枣林西社区考察时强调,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总书记的嘱托黄丽娟时刻牢记在心,落实在自己的工作中。
细致察民情 耐心解民忧
走进枣林西社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宽敞、开放式的办公大厅里,各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黄丽娟告诉记者,中心一楼是办公区、会议室、图书阅览,二楼是老年食堂,三楼则是开展学习、舞蹈娱乐等活动的区域。
“为了更方便群众办事、开展活动,我们办公区的办公设施可以根据情况移动、变化组合,我自己也没有固定办公室,会议室、大厅、居民小区,都是我办公的场所。”黄丽娟说。
黄丽娟曾经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个偶然的机缘让她来到社区工作。从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为孩子们传授知识,到行走在街道社区,协调处理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这样的角色转换,黄丽娟适应得很快。
“在社区工作,最需要的是耐心,而当老师的经历让我具备了这份耐心!”黄丽娟说。
聚焦“一老一小”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每天早晨查看窗帘是否拉开,晚上看灯是否亮起,这是安宁区枣林西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一些重残、独居、高龄老人的温馨约定,通过这样的约定,工作人员得以判断老人的安全状况。
此外,社区还根据部分老人的实际需求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做到“一月一上门”,进行用火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提供帮办代办等服务。
安宁西路街道枣林西社区于2022年成立,该社区辖5631户11573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3113人,占总人口26.9%,未成年人881人,占总人口7.61%,“一老一小”约占总人口的34.51%。针对社区老旧院落多、老年人多等特点,枣林西社区精准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把打造夕阳“幸福港湾”、编织朝阳“成长摇篮”作为重要工作,着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枣林西社区充分发挥社区阵地作用,积极探索“老年助餐+综合为老”模式,结合“所养+所乐”拓宽为老服务面。除了开办老年食堂,社区还开办了老年大学,开设了瑜伽、舞蹈、声乐、中医养生、太极拳等课程。在关爱“一小”工作中,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依托“红领巾”课后托管班,纯公益“带娃”形式,针对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乐趣成长营、红色传承等主题活动,在全力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解决了居民无暇照顾孩子的困扰,累计受益群众千余人次。
与此同时,社区按照“1+4+X”模式,协同“两代表一委员”、“大党委”成员单位、退休党员、志愿者、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市场监管、城管执法、民警、自治组织等,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以“双服务双报到”“结对帮扶·爱心甘肃”等工作为抓手,把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延伸到城市最小单元。
2024年,社区开展为民办实事1486件,在“访民问暖”行动中对4527户集中供暖户进行逐一访问,解决问题142件。全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余场,其中包括对73户特殊群体定期走访慰问。
提供个性化服务 精心更贴心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为民服务的精准度,今年以来,枣林西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召开居民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建立起了居民需求清单。
根据居民们的需求清单,枣林西社区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的服务。例如,针对老年人的居家护理需求,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针对儿童的课外辅导需求,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青少年特色课堂。同时,社区将进一步做好老年大学和青少年托管班的相关工作,把幸福长者食堂越办越好,开办好社区警校,让“一老一小”在社区服务下平安、健康、快乐、幸福。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实施中。
“我们眼里看到的那些琐碎小事,对于一个个家庭而言可能就是大事。只有把这些日常小事当作服务群众的大事,付出我们的耐心、真心,才能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黄丽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