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劳动者离线权 让休息真正“归位”

□ 江德斌

  □ 江德斌

  近年来,邮件、微信等成了人们工作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方式,突破了时空界限,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隐形加班”日益常态化,甚至成为“无偿加班”,而“时刻在线”挤占了劳动者不少休息时间和空间。8小时之外“休而不息”,劳动者离线权究竟如何保护?有专家认为,让劳动者在下班之后拥有绝对不被打扰的休息时间,就要赋予其拒绝用人单位通过数字工具处理工作事宜的权利,明确用人单位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联系劳动者的行为违法。

  在当前职场生态中,线上办公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劳动者看似正常下班,实则工作如影随形,依然被各种工作消息轰炸,原本应属于休息的时间却被工作占据,令人疲惫不堪。无限制的劳动空间扩张,实质上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侵犯,更是对劳动法规的漠视,且可能会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保障劳动者离线权,让休息真正“归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劳动者在8小时之外“休而不息”,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容易导致身体疲劳、精神压力过大,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同时也影响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无暇陪伴家人、发展个人兴趣爱好。长此以往,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会受到抑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隐形加班”让休息权利形同虚设,可由于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一旦主张离线休息权,可能面临被孤立、晋升受阻等困境,往往为保住“饭碗”而忍气吞声。数字时代不应成为劳动权益保护的真空地带,在双方博弈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仅靠用人单位的自觉性是不够的,需要构建多方共治的治理体系。

  政府应加快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劳动者离线权的法律地位和保障措施,界定“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和补偿机制。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反规定、侵犯劳动者离线权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予以严惩,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益,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过度加班。同时,企业也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群的使用,尽量不在非工作时间发布不必要的工作信息。

  技术进步本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但将数字工具异化为劳动控制的利器,违背了技术向善的原则,实属不该。保障劳动者离线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共建一个既能享受科技便利,又能维护劳动尊严和劳动权益的社会环境。

中国妇女报权益观察 4保障劳动者离线权 让休息真正“归位” □ 江德斌2025-03-25 2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