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食物匮乏或恶劣的环境条件,许多哺乳动物会采取节能策略,例如蛰伏和冬眠。蛰伏是一种代谢率显著降低的状态,会导致核心体温下降,这种状态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而冬眠是一种季节性行为,由多次蛰伏期组成,其间会周期性地苏醒至正常体温。因此,蛰伏是一种短时间、灵活的“节能模式”,冬眠是长期性、深度休眠的“生存策略”。
早期的研究发现,蛰伏和冬眠与延长寿命有关。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蛰伏影响衰老的潜在机制,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诱导低温和低代谢状态来减缓衰老和延长健康寿命。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研究论文显示,诱导蛰伏样状态(TLS)能够减缓小鼠血液表观遗传衰老并延长其健康寿命。研究揭示了体温在衰老调控中的独立且核心的作用,为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新靶点,并展示了化学遗传学模型在解析复杂生理过程中的强大能力。这项研究支持了“体温是衰老关键调节因子”的假说,挑战了传统的“代谢率决定寿命”理论,揭示了体温在衰老和寿命中的核心作用,为开发基于体温调控的抗衰老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