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人情感需求,助力老人健康生活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老人的情感需求问题也越发引起关注。据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报告,2024年我国45岁至64岁的中老年人对微短剧的付费活跃程度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在重度受众中占比达43.2%,成为短剧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部分老人一个月的微信支付账单中,“××剧场”“××短剧”的自动扣费竟高达1万多元。此外,不少直播间还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下单,在某投诉平台上以“直播+老年人”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投诉有近千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短视频平台虽成为老年人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但也容易因此让他们陷入信息茧房,降低对事物的判断力。过度依赖网络还可能导致老年人生活适应困难、社交能力退化,甚至引发抑郁和焦虑情绪。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授张青对老年人产生“网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心理需求来看,老年人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价值感缺失,通过短视频点赞、社群互动能获得即时反馈,从而缓解孤独感;在家庭因素方面,代际疏离现象突出,家庭少子化、单子化,加之城乡流动与职场压力,子女忙于工作或异地生活,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家庭共同活动缺乏,子女教老人使用手机刷短视频、社交软件,本意是“陪伴”老人填补空虚,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老人形成了对网络的依赖;从社会因素来看,数字化已融入生活各方面,公共服务如挂号、缴费全面线上化,老人被迫高频使用电子设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正是这些因素致使老年人“触网”,而大数据的算法推送又让老年人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情感共鸣,那些提供情绪价值的软件成为他们的“挚爱”。胡女士的母亲因沉迷刷视频甚至忘记接孩子放学,胡女士给母亲“断网”的举动引发了母亲的情绪失控与争吵。对此,领赋集团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何以坤表示,子女以“为你好”的姿态干预父母的网络行为时,易触发老人的双重心理防御机制,他们既要维护网络自主权以确认自我价值,又因过度关注形成逆反性依赖,进而引发家庭矛盾。和父母一起居住的王女士也常因干涉父母玩手机产生家庭矛盾。对此,何以坤提示,子女与父母沟通时要注意维护长辈尊严,否则易致老人逆反心理更强。

中国妇女报视点深度 4关注老人情感需求,助力老人健康生活 2025-03-28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