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河打造“花香妈妈”困境儿童关爱品牌

“苔花少年”沐浴阳光次第绽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一位母亲的力量,足以照亮三代人的路。我们150位‘花香妈妈’或许不能照亮整片夜空,但足以点亮某个街角的光明。”2024年10月,就职于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交通运输局的满倩在县妇联的一次“公开选拔”中成了“花香妈妈”,并与一名困境女童雨晴结对。

  商河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戴慧英介绍,县妇联创新打造“花香妈妈”服务品牌,并作为商河县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写进了全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构建起“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参与、家庭联动”的立体化关爱体系。

  商河县素有“温泉花乡”之称,“花香妈妈”的结对儿童也被称作“苔花少年”。而如今,沐浴在150位“花香妈妈”的温暖与爱中,一朵朵微小的“苔花”正次第绽放。

  “三位一体”,爱心浇灌朵朵花开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花香妈妈’,用爱心点亮希望……”2024年11月16日,150位来自商河县79个单位的女性党员干部、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等巾帼精英与150名留守困境儿童正式结对。

  据了解,商河县劳务输出多,全县留守困境儿童基数大。为此,商河县妇联联动相关部门构建“三位一体”关爱机制,其中,依托基层妇联组织的优势,对全县留守、困境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联动民政部门对接,综合考虑受助儿童家庭监护、身心发展状况以及“花香妈妈”专长优势,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和儿童意愿后,“一对一”精准匹配结对。

  “我们综合分析留守和困境儿童的个人及家庭情况,为他们建立起三色档案,红色档案记录儿童家庭困境,黄色档案追踪儿童成长状态变化,绿色档案标注个性化、学习、生活状况。”孙集镇妇联主席姜雪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展示了11名留守困境儿童的档案整理情况。

  “花香妈妈”,不止有爱和陪伴

  满倩告诉记者,和雨晴结对后,她们约定了12个成长小目标,还做成了卡片贴到墙上,只要完成得好就有奖励。

  满倩对雨晴的陪伴方式,来源于商河县妇联为“花香妈妈”打造的一套“教案”。

  针对留守困境儿童群体的实际特点,商河县妇联与专业机构合力开发出山东省首套针对“爱心妈妈”赋能提升的陪伴辅导教案,分为“花香妈妈”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共同成长、梦想启航、拥抱未来四大篇章,提升花香妈妈关爱工作标准化、专业化。

  与此同时,商河县妇联依托济南市家教研究会等专业力量,采用“线上+线下”模式,面向“花香妈妈”开展专题赋能培训,全方位提升花香妈妈的关爱服务水平。

  为了激发“花香妈妈”的关爱热情,商河县妇联还对接多个部门,制定了《商河县“花香妈妈”爱心礼遇涵养清单》,从政治礼遇、赋能礼遇、健康礼遇、惠享礼遇、金融礼遇、宣传礼遇等六大维度,给予“花香妈妈”深度关怀。

  灵活陪伴,让关爱“不缺席”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商河县“苔花少年集中陪伴中心”传出阵阵歌声,25名留守困境儿童合唱一首歌曲,作为礼物送给“花香妈妈”。

  记者了解到,商河县妇联针对留守、困境儿童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了多种服务,保障关爱“不缺席”。目前,商河县共有1个县级示范中心和12个镇街特色站点,其中,许商街道“未来村”打造了一座“苔花少年集中陪伴中心”,设置户外枣林自然学校、枣林营地等研学区,于今年3月正式启用。

  此外,商河县妇联针对结对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出“3+N”关爱服务套餐,即成长计划、微心愿、爱心慰问+“N”项关爱内容,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关爱体验。同时,县妇联依托学校、乡村振兴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家校共建、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亲子关爱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温暖、开阔视野的同时收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商河县妇联还联合县大数据局开发花香云守护小程序,创建“关爱资源云图”,制定“苔花少年千日成长计划”,对“花香妈妈”和结对儿童信息动态更新管理,实现线下线上同步高质量关爱。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苔花少年”沐浴阳光次第绽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2025-04-09 2 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