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耿兴敏 发自苏州 4月14日,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苏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爱卫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庄宁介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9年的19.17%提升到了2024年的31.87%。5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爱卫会的各个成员单位,围绕各项重点任务,一直在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庄宁表示,首先是群众健康意识更强。通过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方面是城乡人居环境更美。通过推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强化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持续改善群众身边环境。2024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9%,卫生厕所普及率也达到75%左右。
第三方面是健康服务更优。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儿童青少年、妇女、职业人群和老年人,强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加强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处置,推动慢性病早诊早治,疾病防控能力持续提升。
据悉,近日,全国爱卫会印发通知,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稳步提高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升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比例,并设定2030年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目标值分别为38%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