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联合出台!

我国强化培养养老护理员等民政高技能人才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景韵润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景韵润 发自北京 4月14日,据民政部消息,民政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两部门首次联合出台的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文件,《意见》共六部分15条内容,明确了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使用制度、畅通人才评价通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在当日召开的民政部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机关党委副书记、人事司副司长张宇星介绍,“大家熟知的民政传统特色职业,如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矫形器装配工、假肢装配工等,广大从业人员活跃在民政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的第一线,是民政部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力量和宝贵资源,是民政技能人才的主力军。”

  在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紧缺人才培训,特别提出要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等紧缺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提供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并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在人才使用方面,《意见》鼓励和支持地方民政部门、用人单位与相关职业学校签订协议,采取委托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一线民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有条件的劳动力资源紧张地区可将养老护理员等短缺人才纳入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探索与主要劳务输出地区开展劳务协作,推动有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促进人才按需流动。

  “在人才评价方面,基层反映较多的是评价机制不完善、参加职称评审渠道不畅等情况,如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4个职业,没有可面向全国开展等级认定的评价机构。”张宇星指出,《意见》明确要拓宽职业发展通道、畅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健全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人才激励方面,《意见》强化激励保障,综合了涉及技能人才津贴补贴的各类政策,明确要提高人才待遇水平,完善人才津贴补贴制度、加大人才激励表彰力度,既用事业引才育才,也用待遇稳才留才,充分激发广大民政高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畅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全国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落地开展民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优化属地备案方式,简化流程,应备尽备;支持在省级层面统筹评价资源,遴选符合资质的机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成为民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我国强化培养养老护理员等民政高技能人才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景韵润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