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妇联围绕新需求新期盼持续发力

让家庭服务“推门可见、触手可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看了开在小区里的家风巡展我才知道,原来邻居李凤兰奶奶是位身先士卒的民兵女英雄。”“社区巾帼家政实训点,培训、取证、实习、上岗一条龙。”……

  “推门可见、亲身可感、触手可及”,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妇联紧紧围绕广大家庭的新需求新期盼,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持续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家庭服务,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注入强大动力。

  弘扬优良家风,筑牢幸福家庭之基

  春日的南湖景区人流如织,一群游客围着景区入口处醒目的家风展板津津乐道。从景区到文化场馆,从社区到村街,武清区妇联制作3000余块展牌,通过展示100户“最美家庭”的优秀事迹,让家风巡展“走起来”,超过100万人次受益。

  不仅如此,武清妇联还打造了雍阳好家风精品研学路线和运河亲子家风游项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邀请“最美家庭”成员讲述“家常事”是武清区妇联的积极探索。武清区妇联号召各级妇联组织开展“最美家风故事会”近2000场,实现全区700余个村街社区多轮覆盖,营造出家家争当最美的浓厚氛围。同时,武清区妇联还充分发挥“最美家庭”的引领作用,实施“家风蒲公英”计划,通过开展各类家庭建设活动,让“最美家庭”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回应家庭期盼,提升家庭获得感

  “妇联真不愧是‘娘家人’。”南蔡村镇妇联主席薛雪掰着指头细数近来妇联组织的活动:为党务工作者组织专场“幸福联线”交友联谊活动,开展“雍阳花开幸福讲堂”的婚恋讲座,后续还会安排儿童早教和家庭教育课程等活动……

  为服务年轻人婚恋交友,武清区妇联联合多部门开展“幸福联线”青年联谊交友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为500余名单身青年搭建婚恋平台。

  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未来。武清区妇联创新举办“雍阳花开幸福讲堂”活动,突出“孕妈妈、新生儿、儿童早教、青年婚恋、家家幸福、家庭成长”等六个家庭教育精品课堂,开展“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进‘三新’领域”等“五进”活动3000余场,构建起全年龄、专业化、递进式、成长型、全周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针对家务难题和妇女就业问题,武清区妇联在全市率先成立巾帼家政联盟,探索“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妇女微家”家政服务模式,唱响“雍阳·津姐”家政品牌。通过开展家政进社区培训班,为社区家庭提供多种便民服务,帮助28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纾解现实问题,守护家庭和谐安宁

  小喜(化名)是下伍旗镇北闫庄村的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爱心妈妈”李秀英通过一次次家访,细致了解孩子的境况。通过奔走协调,李秀英帮助小喜将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叔叔送到养老院生活,还帮他争取到了低保和助学政策。

  像小喜一样,目前全区100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与“爱心妈妈”已全部结对,并建立了“一人一策”关爱清单,700余个村街社区全部建立了“爱心妈妈驿站”,已开展3000余场关爱服务活动。

  单亲困难母亲也是妇联组织关注的重点群体。武清充分发挥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巾帼爱心服务站,为单亲困难母亲提供资金、物资和保险等多重保障。

  为了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武清区妇联联合各职能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深化“党建+妇联+网格”排查工作机制,探索“婚调+”工作新模式。通过走访排查家庭,下达告诫书和签发保护令,成功化解了多起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我们将持续打造有热度有温度有广度的家庭工作品牌,办好妇女儿童和家庭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妇女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武清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金霞表示。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让家庭服务“推门可见、触手可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2025-04-16 2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