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积极构建全链条就业支持体系

为职场妈妈打造“就业无忧”生态圈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山东省威海市人社局、市妇联联合推出“妈妈岗”就业模式,通过弹性岗位开发、技能培训赋能、政策服务保障等举措,为育儿女性打造“就业无忧”生态圈,不仅解决了妈妈们的“职场焦虑”,更成为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生动实践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早晨七点半,山东威海威高集团质检员王雪梅从容结束早班,顺路到公司“融爱家园”接回托管的孩子;环翠区羊亭学校“妈妈餐厅”的刘巧梅在课间为学生备好午餐,刚好赶上放学时间……在威海,越来越多的职场妈妈正通过“妈妈岗”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去年以来,威海市人社局、市妇联联合推出“妈妈岗”就业模式,通过弹性岗位开发、技能培训赋能、政策服务保障等举措,为育儿女性打造“就业无忧”生态圈,不仅解决了妈妈们的“职场焦虑”,更成为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生动实践。

  多元岗位破解“顾家难”

  “欢迎大家来到咱们金长林花饽饽的直播间……”在文登区金长林花饽饽孵化产业园花饽饽车间内,照料完孩子的董佳晨熟练地打开手机开始直播。

  该企业通过构建“岗位供给+能力提升+服务保障”体系,为育儿妇女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白天在车间学习花饽饽制作,晚上通过直播培训课程掌握电商技巧,孩子则由隔壁托育点的专业幼师照料。这种“生产+销售+育儿”一体化模式,既解决了传统手工业的用工难题,又让宝妈们在家门口实现职业梦想。

  据了解,威海市对“妈妈岗”的探索实践远不止于单个岗位创设,而是构建起覆盖制造业、服务业、新业态的全链条就业支持体系。既有威高集团的车间弹性制、学校食堂的家校协同制,也有文创产业的错峰生产制,更开发出可带回家的“流动妈妈岗”、创意十足的“文创策划妈妈岗”等新型岗位。截至目前,威海市线上线下联动开发“妈妈岗”3526个,帮助更多宝妈实现“带娃就业两不误”。

  威海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展示的就业台账显示,这些特色岗位的匹配度超过85%。“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妈妈岗’职业发展通道,让宝妈们不仅能就业,还能实现技能提升和岗位晋升。”

  技能培训点燃“她力量”

  为了更好地照料刚出生的孩子,姜美燕辞去银行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然而,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她却陷入了迷茫。就在这时,社区的“妈妈岗”服务队为她带来了希望。姜美燕参加了早教培训,顺利拿到合格证书,获得了第一份工作的“通行证”。她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通过“妈妈岗”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取了高级育婴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感谢‘妈妈岗’,让我从‘汤圆妈’变回了姜美燕,给了我一份有爱的事业。”姜美燕感慨道,如今的她,在早教事业中找到了一生的方向,收获了满满的赞誉和成长。

  姜美燕的蜕变,正是“技能培训—职业指导—金融扶持”巾帼创业工程的缩影。据悉,该工程已累计开展电商、家政、手工等专项技能培训1.33万人次,为宝妈群体量身定制职业规划方案,创新推出“巾帼信用贷”“妈妈创业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女性专属创业贷款3.48亿元。这些政策“组合拳”,让更多女性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了职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政策服务筑牢“后援团”

  “输入小区名,就能看到步行15分钟内的所有‘妈妈岗’。”近日,在环翠区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暖心妈妈岗 巾帼绽芳华”专场招聘会现场,求职者王芳通过扫描二维码筛选出3家匹配企业。这场招聘会首次引入“就业服务热力图”,实时显示岗位供需、薪资水平、托育配套等信息。

  招聘会现场汇聚了70家用人单位提供的1600多个爱心岗位。现场大屏幕实时播放线上服务平台招聘岗位,动态展示周边3公里内岗位及就业服务站位置,求职者可根据所属区域、发布时间、距离等进行实时筛选,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与“零距离”育儿。现场还设立了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咨询三大特色服务专区,为进入职场的宝妈们保驾护航。

  此外,在威海市日前发布的《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十条措施》中,这些亮点引人注意:对吸纳育儿妇女就业的用人单位落实社保补贴、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宝妈可申请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可申请最高9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从“就业服务热力图”的智慧应用,到“妈妈创业贷”的金融赋能,威海市正积极打造有温度的就业服务品牌。威海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于晓光表示,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各级妇联组织的不断努力,越来越多的育儿女性将在职业发展与家庭照料间找到平衡,让“妈妈岗”成为城市民生保障的温暖注脚。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为职场妈妈打造“就业无忧”生态圈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